
十三湾巷项目效果图(局部) 大象设计供图

记者 凌姝文
近日《杭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4-2035年)》公开稿对外发布,市级共划示了95个更新片区。
上城区将全力推进湖滨、老城、九堡三个片区更新,其中,以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向南焕新二十三坊巷,打造“小而美”的多元生活消费新场景。
在楼与楼之间设计廊桥 把活动空间搬到半空中
十三湾巷片区的更新范围位于惠民路、十三湾巷、高银街、南宋御街的围合区域内。
以前,上城区政府的驻地、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都在惠民路上,早晚高峰总是堵车。现在,上城区文化馆分馆搞活动时,街头会聚起一批文化界人士。
清波街道方面表示,这次改造,不涉及拆迁。
根据方案,不拆,但会开辟出广场、庭院、剧场综合体、快闪市集等空间。
怎么做到?
先解决交通问题。
项目设计之初,团队就提出了“城里厢·绿色交通计划”。
原有的交通系统是扁平的,就增设开放的竖向交通体和立体廊桥系统——在楼与楼之间设计廊桥,公共活动空间从地面搬至半空,人们就可以在屋顶街区活动了。
以后,社区活动、市集露营、主题展览等,都可以挪到屋顶了。平时,街坊邻居也可以上楼散步、遛娃、运动。
回到地面,在上城区政府旧址的两楼之间,增设“抱树庭”庭院;在原先的大门进口处,设计“镜水厅”水景;原上城区政府的大会堂,将被改造成剧场综合体,方便大家来看文艺展演。
清泰实验学校的室内球场,将被设计成标志性的“天空球场”。
原清泰实验学校在方案中有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醉花荫”。
李清照赋过一首《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很符合方案的意境。
十三湾巷的“醉花荫”将围绕中间的景观花池,集合商业、文化和生活业态,相当于引入了一条商业街。
通过廊桥,十三湾巷沿街一带的百年老建筑,将修旧如旧。
惠民路上的老故事
你还记得吗?
惠民路是十三湾巷的一个起点,跟苏东坡颇有渊源。
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在惠民路设病房惠民,称药局为“安乐坊”。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明代的一位历史人物——兵部主事陈慎吾,广施德政,惠爱乡里,也有“惠民”之意。
在“老杭州”眼里,惠民路上的“福源居”里,一张塑料膜菜单,几十道家常菜,随便点点,都是下饭好滋味。还有一家“源兴面馆”,因为跟食客们混得熟,面的味道都是捡大家吃得惯的低盐少油。
2019年,上城区政府驻地搬到了望潮路,清泰实验学校的大门也在去年关掉了。不过,路口的阿姨奶茶还在,小小的一间铺子,带着回忆的影子。
十三湾巷涉及鼓楼和城隍山往南、紫阳山以东、万松岭以北、中山南路以西的围合区域。从上城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了解到,目前,十三湾巷城市更新项目的方案正在初步设计深化中。
你还记得惠民路上的哪些老故事?扫二维码,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