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座椅为什么坐得这么舒服?

这“1厘米”的温柔,是杭州的幸福密码

欢迎参与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温暖Top10”

2025-04-16

制图 李前芳

滨江区沿江景观带公园的“隐藏款”长椅 摄影 岳雁

记者 岳雁

暖人心的城市细节,在杭州比比皆是。“温暖1厘米——2025杭州城市温暖细节十大案例”征集启动以来,获得市民积极响应。目前案例征集阶段已结束,进入“20进10”投票和评审阶段,欢迎大家参与投票,选出心中的“最温暖”。

进深35厘米

让大家在江边坐得更舒适

夜风徐徐,江对岸的城市阳台正在上演灯光秀,闻涛路的沿江景观带公园内,采用蓝色透光混凝土的堤坝护栏内光带亮起。地面从原本的黑灰色升级到彩色艺术混凝土,以五种深浅不一的蓝色,排列出浪潮涌入的既视感,与钱塘江遥相呼应。

摆动双臂的跑者,踩着滑板的青年,带着孩子的父母……络绎不绝从你身边经过。这里是城市更新后的沿江景观带,也被称为滨江最美跑道2.0版,是眼下杭州最热的打卡点之一,也是“温暖1厘米”活动的入围案例。

“我很喜欢来这里,坐在江边的座椅上,吹吹江风,看看灯光秀,只要10分钟,就感觉充满了能量。”90后胡先生说。

胡先生喜欢的江边座椅,其实是从跑道边花坛“挖”出来的一部分,和风景浑然一体,一点也不突兀。“这个座椅靠背有弧度,高度和深度都刚刚好,坐久了也不会累。”胡先生说。

滨江区沿江区域提升改造项目技术负责人朱海军说,这几排公共座椅,都是根据人体工学原理特别打造的。

记者实地测量,椅子的进深(座深)为35厘米,高度为45厘米,可以确保大多数人坐着体感舒适,脚能平放在地面上,椅背和凳子边缘的弧度让腰部、腿部倚靠得十分舒适。

“细节决定成败。”朱海军说,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天际线、建筑风貌等集中展示的区域,是呈现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的重要窗口。

滨江区沿江景观带公园更新项目是杭州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长约12公里,除了建设沿江漫步道、景观步行桥外,还建设了湿地公园,新增改造了12个驿站、滑板公园、室外篮球场等嵌入式运动休闲设施,成为一条功能丰富、融入市民生活的绿色休闲廊道和国际公共滨水空间。

从28.2厘米到85厘米

地铁站的行李寄存让乘客轻松出游

2024年10月1日起,杭州地铁在毗邻景区、交通枢纽、大型活动的站点及大客流站点,正式推出行李自助寄存服务,39座车站42个点位398个柜格,充分满足乘客需求。

这些行李寄存柜的外观与快递柜相似,但格子更大。

小、中、大柜宽度一样,都是40.5厘米。小柜高28.2厘米,能寄存小型包袋。中柜高61厘米,可以放下21寸的行李箱。大柜子高85厘米,可以存放28寸大件行李箱。

地铁行李寄存柜首半小时免费,既让乘客能够快速处理突发情况,也避免长时间占用资源。

记者昨天下午在凤起路地铁站看到,由于流量较大,寄存柜已经满了。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寄存柜特别受欢迎,特别是靠近西湖景区和交通枢纽的站点,通常在早上和中午就会出现“满柜”情况。不过,乘客可以通过扫码查到附近哪里还有空位,选择就近存放。

游客们对这种寄存方式非常欢迎。“旅游时拉着行李确实不方便,能在地铁站存放就方便多了。”来自山东的游客皮先生说,小柜、中柜、大柜的分级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杭州真的是连细节都充满温暖的城市啊”。

这份温暖,同样入围了我们的“温暖1厘米”活动。

4月20日,“温暖1厘米”进入全民投票阶段。20个候选案例已上线橙柿互动App,欢迎你来参与投票,选出心中的“温暖Top10”。每人每天最多投10个案例,可连续投7天。

按照“公众投票+专家评分”的形式,最终将推选出十大入选案例,载入杭州城市治理的“温暖年鉴”,成为精细化建设的标杆;并将受邀出席今年“杭州市民日”颁奖典礼,与城市管理者共话温暖治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