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抱回家 已售1650



香能解郁。这个香,不仅仅是花香,也可以是草香、叶香、木香,各种香。
每周一踏进办公室,仿佛来到春天的清新田野,有青草的嫩香、竹叶的清香,像流水似的扑鼻而来。同事说:“这就是我们的竹香,‘云景堂’的。”
这款香我们试用了近一个月,大家都说闻着很享受,哪天不点还不习惯了呢。也有同事喜欢经典老款——宋茶、满陇桂雨、宋梅、本草艾香。
将杭州这些本地产的桂花、梅花、龙井茶等做成线香的,是一位90后的小伙子,他叫周科羽,是西湖区合香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云景堂”制香老号第九代传人。
云景堂堂号,始于1756年(清乾隆年间),为张氏家族所立,至今已有近270年。
南宋时,皇家设有“香药局”,张氏先人就在香药局为宫廷制香,曾留下了1600多个宋式香方,后传到了周科羽的外婆手里。
他传袭君、臣、佐、使制香配方,炮、熏、蒸、晒等的制作程序。
现在,制作工艺改进了,制作周期比古代更快些。但依然采用天然香材、线香的黏合剂楠木粉等,制作过程环保,不添加化学用品。
宋茶
主材:西湖龙井等。
这是办公室同事怂恿我每天必点的一款香。零门槛,没有任何品香经验的人都能爱上它;送朋友,也不用担心对方“不识货”。
这也是一款非常包容的香,不讲究场合、居室,哪里点都可以。
现在出的香,用的是制茶世家胡正荣大师工作室的西湖龙井的茶叶末(茶叶好贵好费哦),原料来自明前白鹤峰全手工西湖龙井。
新做的“宋茶”,是用今年的新茶做的,西湖龙井茶特有的豆香味会比较明显一点。西湖龙井明前茶难得,“宋茶”数量有限哦。
宋梅
主材:红梅花、龙脑香、小叶紫檀、柏木、杨木、楠木黏粉等。
与宋茶同为“宋韵”系列。宋代流行熏香,很多文人也是制香大家,比如苏轼、黄庭坚。杭州作为南宋的皇城,也是当时文化的中心,他们偏爱以“梅”入香。
当我们陶醉于赏梅拍梅之时,有心的周科羽,早已收集了各色梅花瓣儿。
这款“宋梅”香,以杭州超山的红梅花为主材,把新鲜的冷冻红梅花和龙脑一起提炼出精油,再配以小叶紫檀还原红梅香的“色”。
点一支宋梅,从此,让梅与春长驻。
青竹
主料:崖柏、檀香、安息香、青竹、孔雀石、薄荷脑、印尼楠木黏粉等。
此香灵感来自浙江杭州的云栖竹径。云栖竹径以清、凉、绿、净的景观特色著称,自古以来深受帝王和文人墨客的喜爱。
尤其每逢微雨之时,持伞踏步在竹径中,青竹就会散发出草本植物淡淡的甜香、青涩,沁人心脾。
苏轼闻思香
主料:玄参、老山檀、香附、荔枝壳、松子仁等。
苏轼为宋四大家之一,也是当时有名的制香大家。闻思香,就是苏轼被贬南方时,用当地的一些香料配伍而成的。
这款香,包含了苏轼当时凄苦的处境,所以这款香前味略苦,后味回甘。
苏轼有诗云:“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清人查慎行在《苏轼诗注》中解释说,“闻思”指的是闻思香。
快报优享价:
1.经典款:满陇桂雨/宋梅/茉莉/宋茶/艾香/岁柏令,限时优享价99元起。
2.新款:道香/荀令十里香/青竹/苏轼闻思香,限时优享价78元起。
3.木樨香珠手串/吉祥如意双面香牌/莲花双面香牌,限时优享价388元起。
好物担当应姐的试用报告:
他家做的香,我们经常点,“上瘾了哦”。 宋茶线香是适合任何季节点的,比如脑子有点乏了,比如办公室有点闷了,比如心情有点不欢了……我都喜欢点上一支“宋茶”线香,办公室同事就会感知到“应姐来了”。
另外一款是那甜甜的“满陇桂雨”,香味飘来,丝丝香甜,让人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全身放松下来。
而且,这个点香习惯,还“传染”到了隔壁办公室,她们也喜欢“闻香而来”,要几支回去点。(应巧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