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院不久病情急转直下

竟是因为吃了两颗酒泡杨梅

2025-04-14

记者 张静 通讯员 陈海燕 蔡丽芬

上个月,86岁骆大伯因为老毛病——“慢阻肺”急性发作,到杭州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出了院。

谁知,出院后的第三天晚上,他突然出现面色潮红、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家属见状赶紧将他再次送医。

当时骆大伯血压仅84/50mmHg,心率明显减慢。所幸经过吸氧、补液等对症治疗后,脱离了危险。“这是咋回事?”医生和家人都很纳闷,明明病情已经好转,怎么会突然发生“180°大转弯”?

仔细询问家属后,真相才逐渐明朗。原来事发前,骆大伯拉肚子了,家人立马想到“杨梅烧酒治拉肚子”的民间土方。但因为住院期间医生护士反复交待过不可以喝酒,于是家人就心存侥幸给大伯喂了两颗浸在烧酒里的杨梅。结果,就是这两颗小小的杨梅,成了骆大伯病情转变的元凶。

为啥两颗杨梅威力这么大?医院西药房副主任高强介绍,骆大伯住院期间用的头孢,含化学结构甲硫四氮唑基团(MTT)。这个结构会干扰酒精代谢,导致乙醛蓄积引发毒性反应,医学上称为“双硫仑样反应”。轻者出现全身皮肤潮红、心慌、胸闷、气急,重者可导致呼吸困难、惊厥、心功能异常甚至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所有的头孢类抗生素和酒精合用都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吗?高主任表示,根据风险高低可以分为:

明确高风险的头孢类品种:头孢菌素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MTT)侧链,与酒精相互作用风险高,包括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替安、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美唑(头霉素类)。

潜在风险品种:部分头孢虽然不含MTT,但是临床有个案报道可能与酒精发生反应,需谨慎,比如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克肟、头孢噻肟。

低风险类头孢:不含MTT,目前无明确证据引发双硫仑样: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地尼、头孢丙烯。

“无论与酒精合用风险高低,需要明确的是,使用头孢期间7天内禁止饮酒和使用含有乙醇制品,肝功能异常者需延长至停药后的10-14天。若不小心误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须及时就医。”高主任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