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陆丹
繁花似锦的4月,“温暖1厘米——2025杭州城市温暖细节十大案例”征集启动,11天共收到市民、社区、企业、游客乃至国际友人推荐的上百个案例。
什么是“1厘米”?
公厕里12度倾斜的镜子,让坐在轮椅上的孩童可以看到自己的笑容;5分钟接驳巴士,让匆匆上班的脚步多了一份从容;楼道里加装的黄色扶手,让老人的掌心多一份踏实……
在宝石山攀援的步道旁,在西溪湿地的木栈道间,那些被精心丈量的“1厘米”,正悄悄缝合着城市的棱角与温度。
这“1厘米”的宽度,是杭州的工程师们写给全体市民的情书;这“1厘米”的守护,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安全承诺;这“1厘米”的温柔,是杭州的幸福密码。
经评审专家严谨初筛,首轮20个案例脱颖而出。它们中有市政设施的安全升级,有公共交通的暖心优化,有社区空间的活化再生……
今起至4月20日,“温暖1厘米”进入全民投票阶段。20个候选案例已上线橙柿互动App,欢迎你来参与投票,选出心中的“温暖Top10”。每人每天最多投10个案例,可连续投7天。
最终入选的十大案例,将载入杭州城市治理的“温暖年鉴”,成为精细化建设的标杆;还将受邀出席今年“杭州市民日”颁奖典礼,与城市管理者共话温暖治理之道。
读懂杭州,从“1厘米”开始。
“温暖1厘米”十大案例投票,20进10,敬请你的参与。
“温暖1厘米——2025杭州城市温暖细节十大案例”入围Top20
1.燃气管道跨越0.4米 惠及近600户居民
112根新立管,从户内迁到了户外。看似只挪动了0.4米的墙壁距离,却给拱墅区六塘公寓近600户居民带来满满的安全感。曾经穿越楼板装在家中的老旧燃气立管,让居民十分担心可能引起腐蚀、包埋等隐患,2024年10月18日,六塘公寓成为主城区首个完成居民户内立管更新改造的小区,惠及近600户居民。
2.5分钟接驳巴士
最近,滨江区湖漫雅筑小区门口多了一块公交站牌,这是从孙家埭公交站开往聚才路地铁站A口的“5分钟接驳巴士”1507M路公交车,中途只停靠天官路文泉巷口一个车站,路况正常5分钟就能开到地铁站。
5分钟接驳巴士的意思是从家走到公交车站只要5分钟,高峰时段发车间隔约5分钟,接驳最近的小区开到地铁站也只需要5分钟。除了1507M路,杭州公交还推出了连接聚才路地铁站和冠山小区、忆东枫里的1513M路,连接明星路地铁站和兴耀星漫里、闻博花城的2001M路等多条5分钟接驳巴士。
3.悦邻中心的3016套“暖巢”
3016套房源来了,成了不少新市民、青年人及产业工人群体的舒适“暖巢”。钱塘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临江产业邻里中心(悦邻中心)近日投入使用,房间里衣柜、书桌、空调、独立淋浴间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可以“拎包入住”。还将陆续提供食堂、超市、健身步道、交友休息等公共配套服务,为园区产业工人提供“生活一站式”服务。
4.200余个“码召”车站
老年人走进“码召”车站,扫一下站台上的二维码,手机页面会跳出一个大大的按钮,点一下就叫来了出租车或网约车。杭州去年起推出“码召”车站,方便老年人就近轻松打车,目前已有200余个点位,覆盖主城区。接下来还将推出“码召”升级版,试点打造有专属停车位、暖心座位和风雨遮挡设施的候车站台。
5.每年为“上班族” 省下10000多元的一条路
2024年12月26日,329国道玲珑至於潜段开通——双向六车道、限速80公里/小时、全长31.48公里、全程免费通行……这大大缓解了杭瑞高速的拥堵,也为沿途居民节省了“真金白银”。有“上班族”算了一笔账:每年能省下10000多元过路费。
6.蔡马社区1900平方米的 嵌入式体育场
这是一块“犄角旮旯”变身的体育场,拱墅区蔡马社区积极听取民意,将辖区内的废弃停车场,改造成1900平方米的户外嵌入式体育场,含4片乒乓球场地、1片篮球活动区、1片笼式足球场、1片智能力量健身区、1片儿童活动区及环形健身步道,2025年还升级新增了一个居民休憩区。
7.4米长的儿童斑马线 和能停10辆童车的儿童停车场
凯旋街道景新社区邻里中心门口经常有很多童车,以前总是停得横七竖八的。茅以升实验学校的毛志辉同学和小伙伴们提出建议:童车能不能集中停放?他们还共同设计了图纸。小朋友们参与设计的儿童停车场真的落地了:2.5米宽的儿童停车场能同时停10辆童车。社区邻里中心也更整洁、美观了。
连接景新社区邻里中心和社区口袋公园的,还有一条“儿童友好”文明斑马线,长4米、宽2.5米,颜色像彩虹一样,充满童趣。这是春芽实验学校的徐梵曦同学设计的。彩虹斑马线特别亮眼,司机远远看见就开始慢行了。
8.修缮37处老旧红砖仓库 老仓库变身艺术公园
萧山区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农资仓库,结束使命后变身东巢艺术公园城市更新项目。在保护原有仓库建筑、保留时代集体记忆的前提下,修缮37处老旧红砖仓库,打造艺术展览场馆、音乐剧场、建筑设计展厅、亲子互动剧场等,日常开展脱口秀、音乐会等文艺项目。开园以来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实现营收6亿多元,并入选“杭城十大夜地标”。
9.地铁站台的16把新椅子
杭州地铁2号线庆春广场站和庆菱路站的站台上,新增了16把爱心座椅,类似高铁候车室里那种有靠背的椅子。这是为了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特殊乘客的出行需求,市民赞扬:“石凳没有靠背,这种有靠背的椅子更让人放松。”杭州地铁表示,会在有条件的站台推广爱心座椅。
10.“杭州最坑的路”不坑了 沿线2698户居民用上天然气
拱墅区半山路,曾被周边居民戏称为“杭州最坑的路”,甚至因为太过老旧,道路下无法铺设管道,半山周边的焦化、轧钢等三四个小区都只能用罐装煤气。2024年,这条路不“坑”了,宽阔整洁,承重也大大升级。结合道路建设埋下燃气管线,沿线2698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
11.10平方米的“一起候车室”
在萧山区北干街道闻博花城小区西门边,有一间由风情科创社区闲置商铺改建而成的“一起候车室”。“兴议路知困弄口”公交站原本只有一块站牌,没有遮挡设施和座椅。有社区居民提出,想要一个有遮挡的候车空间。于是,站点后面的闲置空间改造成了候车室,约10平方米,里面摆着3把椅子,有插座、共享雨具、空调等,墙上还贴了二维码,可查询实时公交到站时间。
12.17个楼道装上了安全扶手
滨江区滨文苑小区有25个单元楼,17个单元楼出入口都设计了斜坡。斜坡长2米,最大坡度有10度,已经让几位老人摔了跤。去年7月,17个单元楼的楼道都装上了安全扶手。费用大部分来自小区居民,每人至少出1元,一个月募集了4300多元。剩下的700多元由小区业委会补上。每人掏出1元钱,就这么把小区老人的一件大事解决了。
13.水务泵站改建成了
76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点
翠苑街道周边已有不少养老、助老机构,而幼儿托育类机构尚有缺口。杭州城投·邻里伴宋江苑社区服务点的前身,是杭州水务集团的泵站管理用房。如今它改建成了“社区活力馆”,占地面积约760平方米,有2幢单层建筑(内设哺乳室1处),面向社区低龄儿童提供优质课程服务。老少群体可以在此相伴学习、相伴活动。
14.250多种植物的 小区“共享百草园”
在拱墅区申花板块馥香园小区东南角,建起了一个人气爆棚的城市绿地小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所有人都能去玩去逛。小区内还建造了一个“共享百草园”,布置了250多种植物,设置了杜鹃园、岩石园、蝶园、香园等专类科普花园。在这里,爸妈可以带小朋友认知各类植物。
15.杭州西站 进站20米即达的人才驿站
走进杭州西站候车大厅,步行20米就有一个“人才驿站”。驿站内的智慧显示屏滚动播放人才招聘、专家讲座、青年交流等余杭区人才活动月历,可扫码了解详情并报名参加;驿站还有法律专家为人才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以及免费书籍报刊借阅服务等。
16.世纪坊小区 解除50多米高的“危塔之患”
望江街道世纪坊小区里有座50多米高的水塔,已废弃近十年,有十几层楼的高度,而小区居民楼只有7层,水塔与周边楼房的间距很近,不仅挡光,还压迫感十足,是困扰居民多年的“危塔之患”。2024年下半年,这座废弃水塔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两层楼的活动用房。
17.杭州机场的
17间24小时免费淋浴房
杭州机场有17间24小时热水淋浴房,还有便民洗漱套装,都是免费的。方便了一些转机和长途的旅客,在上飞机前、下飞机后,快速洗个热水澡,去去疲惫。
此外,机场还有放置了躺椅沙发的过夜休息区,有需要的旅客,在杭州机场可以享受到“从洗澡到过夜的一条龙免费服务”。
18.少年宫广场公厕里 倾斜12度的镜子
杭州少年宫广场东北角公厕,去年提升改造,装了适合儿童使用的小型坐便器和洗手池,设置了儿童安全扶手和防滑地垫,墙上绘制了卡通图案。就连第三卫生间洗手盆上方的镜子,都做了向下12度的倾斜设计,贴合小朋友和轮椅使用者的视线高度。这座公厕在儿童友好与无障碍设施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19.12公里长的 滨江沿江景观带公园
长约12公里的滨江区沿江景观带公园更新了,总投资额约10.5亿元。改造后包含12个驿站,每个驿站变身成了各种特色的咖啡吧、书吧等,可辐射周边500米半径的区域与人群。
这条绿色休闲廊道和国际公共滨水空间深受市民欢迎,还入选浙江省住建厅2024年度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典型案例,获评杭州市最美绿道、美丽公园称号。
20.杭州39座地铁站 可寄存行李
不想拖着笨重的行李箱逛杭州?杭州地铁在毗邻景区、交通枢纽、大型活动的站点及大客流站点,推出行李自助寄存服务,共有39座车站42个点位398个柜格。乘客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等方式,自助存取行李,而且首半小时免费,第31分钟起开始收寄存费。
不过要注意,夜间关站后乘客不能进入车站,记得在22:30前取出。
投票方式:下载橙柿互动App,首页点击“2025杭州城市温暖细节十大案例投票通道”
截止时间:2025年4月20日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