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第二小学
三(2)班 黄芊羽
我是一棵深埋地下的竹笋,春雨浸润后的周日下午,我偷偷探出头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伸了伸懒腰,想要在这令人沉醉的茶香和竹香交织下继续沉睡。
忽然,一阵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一群小学生身着蓝色马甲,手持小铁铲,在一群大人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向我和同伴们走来。“看,这儿有笋!”一个圆脸小姑娘挥动着铲子兴奋地叫着。
接着在草叶被拨开的沙沙声里,铁铲贴着我的腰际划过,两个小朋友轮番用铲子刨土,挖出月牙形的浅坑,可总触不到我蜷曲的笋根,一声脆响,我旁边的竹根被铲了一截,我毫无惧色依然坚守在我的地盘,小点儿的孩子也一起将手放在我身上用力往外拔,两个孩子憋得满脸通红,终于,黄色笋壳裸露在阳光下,两个小朋友相视一笑。
他们正要将我从中间掰断,“要连根挖”,旁边站着的大人忽然说道,只见铁铲深入根系,我听见他们急促的呼吸声,突然,我从温热的土层脱离,被举到沾满泥土的稚嫩脸庞前。“挖到了,挖到了!”他们兴奋地跳起来,叫起来。接着,我身边的小伙伴也陆陆续续被挖了出来。我眯了眯眼睛继续安稳地躺在袋子里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瘙痒将我弄醒,小姑娘的手指拂过我层层叠叠的笋衣,仿佛在拆开一封来自大地的密信。“要顺着纤维方向剥。”一位老人用手指着我的衣衫告诉小姑娘。接着,我的外衣被一层层褪去,翡翠般的躯体在沸腾的水中舒展成弯月,入盘装好,最小的孩子被烫得直吐舌头,却舍不得放下碗里白玉似的笋片。
我最后的意识停留在小朋友们的舌尖,虽然脚上沾满泥土,手上磨出水泡,但关于劳动的快乐在他们舌尖上蔓延,久久没有散去。
指导老师陈徐平:
小作者化身为一棵破土而出的春笋,沐浴着阳光,好奇地感受着春的气息。继而又与一群可爱的孩子“较量”,当层层叠叠的笋衣褪去,又甘愿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文章充满想象,又有科学常识,字里行间透露出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