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不下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美国挑起关税战 浙商正在这么办

2025-04-09

数据来源:杭州海关官网

数据来源: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顾国飞 万禺 程超 王潇潇

4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美国将对全球所有贸易伙伴实施最低10%的“基准关税”,并对主要经济体根据贸易逆差和“综合关税水平”加征更高税率。美国此前已对中国商品普遍征收20%的关税,4月9日起税率再叠加34%,将升至54%。

“4月5日10%基础关税正式生效,当天晚上,我们宁波纺织行业协会的几家企业聚在一起商讨对策。”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秋城说,面对今年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大家比较一致的想法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增强自己抗风险的能力。

越压越强的韧性

朱秋城从事外贸行业20多年,国际贸易经验丰富,特别是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挑起贸易战以来,见证了外贸市场很多“腥风血雨”时刻。不过,对于此次特朗普的关税风暴,朱秋城也坦言,确实没想到会这么激进。

当天晚上参加讨论的企业,基本都是宁波当地做外贸的纺织企业,不少在东南亚地区开厂。过去宁波纺织外贸企业出口美国的产品,很多都没有品牌溢价,产品毛利一般在8%-10%。“产品价格低廉,一度是这些企业出海的优势。但是,关税政策一出,就不得不倒逼企业今后要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了。”在朱秋城看来,特朗普此次推出的关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中国企业,让外贸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特点,加速全球化布局,“中国的外贸企业一定要从过去长期的低价竞争及廉价优势,转向品牌化运营,拼低价、走低端路线,真的走不通了”。

那么,外贸企业如何做到品牌溢价?作为常年扎根一线经营的外贸工厂老板,朱秋城在亚马逊、速卖通等国际平台上销售木质DIY手工拼装模型。因为核心消费人群较为专业,加上很早就走品牌化发展路线,在亚马逊等平台上,朱秋城工厂生产的这款拼装模型,在关税政策出台前就能实现30%左右的品牌溢价。

“像我们生产的黑珍珠船模,目前在海外客单价是100美元。关税加上去后,即便产品价格提升到150美元,我们依然拥有庞大且有很强黏性的美国客户。”朱秋城认为,品质化、品牌化、产品差异化,以及为海外用户提供个性化体验,是出海企业应对关税大棒的不二法门。

国内办公家具领军企业圣奥科技,则依托德国研发中心打造智能化的高端办公解决方案,用“技术溢价”对抗“关税壁垒”,突破“中国制造=低价”的传统认知。同时圣奥科技通过联动国内南北五大生产基地和墨西哥的工厂重塑供应体系,构建“区域化制造+就近交付”的敏捷供应链,强化企业的经营韧性。

很多浙江外贸企业都在通过强化品牌化、供应链,实现真正的全球化运营,推动浙江外贸进出口额实现稳步快速增长。根据杭州海关的统计,2018年以来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万亿,持续跨级到3万亿、4万亿,2024年达到5.26万亿元。其中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从2018年的7.7万家,增加到2024年的11.9万家,同期出口总额从2.12万亿元增加到了3.9万亿元。

转内销给的底气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也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居民消费需求和结构不断升级,新的市场空间还在不断地拓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各项重点任务之首,并明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布局内需市场给了众多浙江外贸企业发展的底气。位于杭州的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普森),是一家集休闲用品设计、研发、生产、运营及出口于一身的外向型企业。最近两年,泰普森孵化的“我飞户外”品牌,正在积极开拓内需市场。天舜(杭州)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服务于冷冻饮品、烘焙及终端市场的专业巧克力制造企业,他们正通过自有品牌“研巧”深入拓展国内市场。

据统计,2024年我国有出口实绩的数十万家企业中,接近85%的企业同时开展内销业务,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的近75%。国家正加快打通“出口转内销”政策堵点、卡点,扩内需各项政策也在加力扩围,内需市场的容纳效应将日益显现。

新兴市场的希望

不过,在我们此次采访的外贸“老炮”看来,把手里的鸡蛋分散到不同的篮子里,无疑也是个好办法。早在本次特朗普关税大棒正式落地之前,浙江外贸人已开始行动起来,积极拓展美国之外的新兴市场。

泰普森在国内和柬埔寨、越南都有工厂。对于特朗普的关税风暴,公司相关业务人员坦言,公司目前业务肯定会受影响。不过,目前泰普森也正积极考察新兴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积蓄积累,我们能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是一个很大的增量市场”。

“三四年前,我们在发力海外宠物赛道时,就开始有意识布局新兴市场了。”朱秋城介绍,目前,像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这里的客户同样有不菲的消费潜力和能力。

杭州女生小齐有十多年跨境电商工作经验,她所在的公司对外主要销售自有品牌家具,其中美国市场的业务量稳定占据公司对外业务总量的60%。

“从2018年开始,公司每年都能感受到关税带来的压力。”基于此,此前一直负责北美市场的小齐,从去年开始正式负责公司的俄罗斯业务线。小齐说,负责俄罗斯业务线后,她才了解到,原来俄罗斯的电商市场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欧美电商平台撤出后,本土电商崛起,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了积极开辟新兴市场,浙江一些传统贸易公司也加大和日韩两国的业务合作力度。

台州人小颜在当地一家出口装修材料的外贸公司做业务员,他介绍,从去年开始,他发现前来公司考察的客户很多都是日韩两国的东亚面孔,“原来我们公司主要业务都放在欧美市场,去年老板让我们积极对接亚洲国家客户”。

同样看好新兴市场潜力的,还有很多此前纠结要不要到东南亚办厂的浙江制造业企业。浙非服务中心产业人才服务部主任易建安介绍,去年年末,就有一批对国际市场敏锐的浙江企业开始深入非洲市场了。“以非洲肯尼亚为例,在肯中国人以前最多有7万人,现在已有近10万了。浙江企业在非洲办厂、投资从今年年初已呈井喷式发展了。”

以台州上市企业万邦德为例,其医疗器械业务上,持续推进“引进来,走出去”的中非协同发展战略,通过收购南非特迈克公司和爱力特公司,开启与南非医疗产业的深入合作。此外,还专注于脊椎融合器、骨科关节等植入式器械,医疗设备及医院工程服务,代理非洲市场多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PET-CT、磁共振等医疗设备销售及维保服务。

天舜(杭州)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宣鑫龙说,公司之前已经提早布局亚洲、中东市场,后续将布局俄罗斯、中亚市场等以应对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企业对美市场依赖已在下降。中国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而新兴市场经贸合作则已显示出巨大潜力,日益成为我国稳外贸的重要基础。我国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18年以来,我国对东盟出口占比由12.8%提升到16.4%,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由38.7%提升到47.8%,且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本版制图 张好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