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医院跟踪120位身高偏矮儿童三年 发现这个“助长贴”安全且有效!

在家就能贴 有娃一年追高10厘米

2025-04-08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祁骥 吴煜

家住钱塘区的小女孩甜甜6周岁,今年已经是她第三年在浙江省中医院接受“春季健儿助长贴”治疗了。甜甜4周岁初诊时,身高105cm,较平均落后5cm;体重16kg,较平均落后约2kg,而现在各方面基本上达标。

甜甜妈妈说:“女儿半岁前体检一切正常,自从开始添加辅食后,逐渐出现了口臭、便秘和睡眠不安问题,身高和体重的增长也变得缓慢。”

在邻居的建议下,父母带甜甜来到省中医院儿科就诊。经过医生详细问诊和检查,甜甜的甲状腺功能和IGF-1水平都正常。虽然身高还没有达到“矮小症”的标准,但生长速度缓慢,仍需要一些必要的干预。

儿科主任中医师李岚教授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甜甜显示出了“积滞”的症状,建议先用中药内服调理脾胃功能,恰逢春季生长“旺季”,配合中药外治贴敷治疗,同时针对甜甜的饮食、运动和家长进行了充分沟通及指导。

经过一个月的调整,甜甜的食欲明显增加,口臭、便秘和睡眠问题等症状也得到了改善。去年一年,甜甜身高增长了7cm,体重增加了2.5kg。于是今年家长决定继续带她贴“助长贴”。

在省中医院儿科,像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还有一位11岁男孩,中医针灸配合助长贴治疗,去年一年追高了将近10厘米!

中医外治助生长

临床研究有依据

省中医院儿科陈玉燕教授指出,“春季健儿助长贴”——中药“小丸子”受到家长与孩子们的欢迎并非偶然。2018年推出助长贴之前,医院儿科在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已经开展了十余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

2019年,在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支撑下,省中医院儿科研究团队选取120例在医院儿科进行“助长贴”治疗的身材偏矮、脾肾两虚证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两个月统计2组身高增长量、中医证候积分、骨龄变化量等。

经过三年研究,论文在2023年8月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正式发表,结果显示,3-6岁儿童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6.66个百分点,7-11岁儿童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3.33个百分点,同时两组骨龄变化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健儿助长贴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生长速度,对骨龄无不良影响。

陈玉燕教授介绍,儿童生长发育与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为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精充足,才能保证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春季健儿助长贴”将特制的中药膏贴敷于相应穴位,可以通过疏通经络和运行气血,调理脾肾功能,改善睡眠,有利于骨骼与肌肉的发育,从而达到提正气、强脾胃、促生长、益脑髓的目的。

春季健儿助长贴家庭版

可在互联网医院下单

日前,浙江省中医院春季健儿助长贴家庭版已在该院互联网医院上线,关注该院官方微信后,进入互联网医院-线上配药,并通过线上辨证之后,可以下单并邮寄配送。家庭版春季健儿助长贴,比较适用于3-12周岁儿童,具有以下情况可以尝试进行贴敷:

1.身高增长缓慢或身高低于同龄平均身高者;

2.体重低于平均体重标准者,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经常偏食、挑食等;

3.患有遗尿症等泌尿系统及肾脏系统疾病引起生长发育落后者;

4.夜间睡眠障碍、容易惊醒、入睡困难者等;

5.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未完成生长追赶者。

陈玉燕强调,春季健儿助长贴并非人人都合适,特别是骨骺线闭合、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儿并不适合。

春季健儿助长贴保存

及使用注意事项

收到“助长贴”后,请将药丸放于冰箱冷冻,胶贴常温贮藏,并尽快使用。每次使用前请提前拿出1小包药丸(“春季健儿助长贴”每次5贴,1小包共5贴,为1次用量),常温下放置6-8小时复温。

【使用方法】

1.贴敷前请保持贴敷处皮肤清洁、干燥。

2.取一张胶贴,撕开胶贴保护纸,将复温好的药丸放置于胶贴中央处,1贴药丸配置一张胶贴。

3.将组装好的“春季助长贴”分别贴敷于儿童身柱、足三里、涌泉穴位处,贴敷时让药丸紧贴穴位处皮肤,最后撕下剩余的黄色胶布,按平四周胶布。

4.每贴持续贴敷2-4小时将胶贴、药丸一起取下并废弃,贴敷处如有明显不适,可提前取下。

5.每周2次(隔3-4天贴敷1次),一疗程8次。

送10个“家庭版”春季健儿助长贴

春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浙江省中医院送出10个“家庭版”春季健儿助长贴名额(每个名额价值200余元),在家就能贴,不用跑医院!

感兴趣的读者,可扫二维码报名,报名截至4月10日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