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笋记

2025-04-06

杭州市星洲第二小学三(1)班 吕谨言

今天阳光明媚,我报名参加了小记者挖笋团,去大径山挖竹笋。

到达目的地,我们根据领队的安排,每家领了两把小锄头,寻找竹林开始挖笋。挖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耐心和技巧。很快,妈妈就找到了一棵刚冒出头的小笋,从土里探出紫色的小脑袋偷偷观察外面的世界。我感到十分新奇,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挖:我先用手把表面的树叶拨开,再用小锄头一点点地把竹笋旁边的泥土刨开(可能最近没下雨,土还有点硬,费了我不少劲呢),这时候竹笋已经快和我的手掌一样大了。我还想要继续往下挖,但挖了半天也没进展,笋旁边那块土顽固地一动不动,郁闷死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石头!它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仿佛在向我做鬼脸,还嘲笑我:“哈哈,挖不动了吧?挖不动了吧?”我只好过去求助爸爸,好不容易才把它撬开。这时候,笋已经大部分展现在我面前了,我轻轻地刨开旁边的土,终于得到了一棵完整的笋!她是那么精致,让我爱不释手:外面的紫色表皮一层包着一层,里面白嫩的笋肉似乎快能滴出水来,像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穿着紫色的百褶裙,害羞地看着我。我把她小心翼翼地放进袋子里,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时间渐渐流逝,我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而装竹笋的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显示着今天满满的收获,是时候回家了。我把挖好的竹笋拿去称重,足足有两斤多呢,真是太开心了。

回家路上,爸爸告诉我:这些小家伙先是不停地往下生根,再不断地向上生长。我忽然明白了大自然教给我的秘密——生命永远在积蓄力量,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指导老师叶冰冰:

这篇充满童趣的观察日记展现了细腻的观察力与生动的想象力。行文结构完整,从寻笋、挖笋到悟笋层层递进,结尾处“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感悟既自然又深刻,完美实现了从劳动实践到生命哲思的升华。

夏天来了吗?

杭州市育海外国语学校二(2)班 苏熙雅

夏天来了吗?去问天空中的太阳妈妈。

夏天来了吗?去问小草上的小虫子们。

夏天来了吗?去问沙滩上的小朋友吧。

夏天就在这里,就在我们的小脚底下。

指导老师牟易:

小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借对太阳妈妈、小虫子、小朋友的询问,勾勒出夏天的模样,童趣与巧思尽显,简洁的文字里藏着生动画面,让读者忍不住跟随小作者的笔触找寻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