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实在人”孙林君 为全世界贡献100万个数字员工

2025-04-03

记者 沈积慧

美国科幻大片《钢铁侠》中,无所不在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不仅会独立思考,还能自由操控钢铁侠的35台机甲,随叫随到帮钢铁侠处理很多事。

电影里的贾维斯,如今正迅速走进现实。

只要对着你的电脑说:请帮我到BOSS直聘筛选两个见习前端工程师,在泡咖啡的工夫,电脑屏幕上鼠标已经自己忙乎起来:自动识别并登录BOSS直聘、识别简历、调用大模型分析是否匹配,自动向求职者打招呼……咖啡还没喝完,你的“AI打工人”已帮你完成了所有工作。

前些天,在英伟达GTC 2025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就表示,我们已经进入了代理式AI(Agentic AI)时代。代理式AI将能够自主决策和行动,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恰好在半个多月前,一款名为Manus的AI Agent(智能体)火爆出圈。全网求邀请码的那天,孙林君的电话被打爆了。同事们开玩笑说他给Manus当了一天的“客服”。电话那头有客户、投资人以及媒体,大家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公司换马甲了?

实在人创办“实在智能”

尽管Manus富有争议,但它的出现确实让大众燃起了对AI Agent的兴趣,见识到了如果AI持续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管生活和工作,成为得力帮手。

而在这件事上,孙林君已经做了很多工作。7年前,结束了在阿里10年算法工程师的身份,创办“实在智能”,投身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短短几年时间将实在智能做成了国内头部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服务商。

最近,实在智能也发布了一款Agent,只要一个简单指令,就能帮你操作电脑里的一切软件,轻松搞定工作。在Manus出圈前,实在智能的Agent数字员工就已经在上千家公司悄悄上岗。

孙林君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数学系人工神经网络计算专业,大学毕业后先后入职摩托罗拉和阿里巴巴,成为一名资深算法工程师。

在阿里的10年,孙林君经历了机器学习大数据、深度学习到各种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他曾牵头打造了阿里巴巴诚信模型体系,现在很多人每天都使用的花呗、借呗、小微银行等,都建立在这一诚信体系之上。

2017年和2018年,随着柯洁在乌镇输给AlphaGo、Transformer框架和谷歌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模型BERT的出现,新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掀起了涟漪。

2017年的一天,孙林君拉上在摩托罗拉的前同事张俊九,以及张俊九的研究生同学高扬在西湖边喝茶聊天。聊到当时的创业热潮,三个男人开始不约而同地吐槽起很多创业故事不靠谱。聊着聊着,三人开玩笑说,如果将来要创业,就做一家实在的公司。

茶喝完,三个人拉了个小群,名字就叫“实在智能”。

第二年,这三个人和几个合伙人的草台班子集结完毕。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把公司设在杭州西溪湿地附近一家公司的闲置办公区,刚开始的办公桌还是找朋友借的。

拿着锤子找钉子

实在智能核心团队约半数成员来自阿里巴巴,以及百度、腾讯、美团点评、网易、搜狐等一线互联网企业。 短短不到一年,从几人的草台班子一下子增加到了60多人的团队,从借桌子办公到开始拥有宽敞的办公场地。

和大多数初创公司一样,孙林君也经历了拿着锤子找钉子的过程。

刚开始做了一个叫“包小黑”的AI法律产品,主要解决原告和被告之间的法律问题。名字一看就是来自断案如神的包公。

一旦发生纠纷,这件事值不值得打官司?能不能打赢?以前需要咨询律师,不仅耗费时间,收费也很贵。孙林君看中了这个痛点,“包小黑”可以在几秒之内生成一份评估报告。

虽然产品市场反响很好,但问题很快来了,使用场景很低频,客单价也不高,意味着很难商业化和变现。

有一次在帮客户处理法律纠纷问题时,需要对方提供数据再建模。但对方提供不了接口,孙林君只好找一家供应商开发接口,结果供应商报了大几十万的预算。

孙林君觉得这件事不划算,但算法工程师出身的他立马联想到,只要用自动化脚本,就能把原来的数据提取出来。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最简单的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提到RPA,许多人可能比较陌生。通俗说来,它就是让机器模拟人类操作电脑,实现重复性、规则明确的业务流程自动化的技术‌。

RPA的雏形可以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的“屏幕抓取”,但受限于规则引擎的僵化性,当时只能处理简单重复任务。直到2016年后,RPA开始集成OCR、NLP等AI技术,才突破传统规则的限制。

“还不如做这个,我们能把它做得更智能。”这个新“钉子”让孙林君兴奋地挥舞起了锤子。

给机器装上大脑、眼睛和手脚

创业过程中,孙林君接到西湖大学AI科学家蓝振忠博士的电话,对方提到了一家名叫Adept AI Labs的公司。

这是一家位于旧金山、专注于开发通用人工智能(AGI)助手的初创公司,核心成员之一,就是当年发布Transformer框架论文的作者——前谷歌大脑研究员Ashish Vaswani。

当时成立仅一年时间,Adept AI Labs估值便突破10亿美元,成为AI Agent独角兽公司。这家公司的使命是:创建能够像人类一样使用各种电脑软件完成工作的AI智能体。

这个愿景和实在智能不谋而合。只不过两家公司走了不同的路线。Adept AI Labs是在浏览器上装一个插件,所以只能操作基于浏览器的软件。实在智能的Agent可以兼容和操作一切浏览器和服务器、客户端。

刚开始,RPA数字员工最常用的场景是财务对账、订单处理、数据批量导入导出等。孙林君发现其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财务最常见的一个场景应用,企业下载资金流水,需要先登录到银行,选中对应日期,查询再进行下载。通过RPA,这套工作可以用机器人自动完成,但背后需要软件工程师先将这一套流程的代码打出来,或者企业内部用拖拉拽的方式在独立的机器人上才能够完成。

换句话说,传统的RPA还是依赖于程序员或者懂程序的人。“对财务、HR这些非技术岗位来说,门槛太高了,把小白逼成了程序员。”孙林君说。

为了让小白也能迅速上手,2019年,孙林君和团队开始尝试RPA+AI融合的方式,即用IPA(智能流程自动化)来突破局限性。

当时大模型还不是很成熟,孙林君提了一个大胆但很确信的梦想:为全世界贡献100万个数字员工。

为此,他们彻底重构了RPA的底层架构。2022年底,ChatGPT大语言模型刚刚横空出世,有着很强AI背

景的实在智能团队迅速推出了智能屏幕语义理解技术ISSUT以及自研垂直“TARS(塔斯)大语言模型”。

简单来说,TARS大模型就相当于“大脑”,ISSUT相当于“眼睛”,IPA则是“手和脚”。也就是说,给机器装上大脑、眼睛和手脚。

“智能体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这个基础上给它加上手和脚,相当于加上了行动能力,使得它不仅能思考,并且能够行动。”经过这么一调整,整合了计算机视觉和底层框架之后,实在智能Agent更像一个“人”了。

一群激情的人

一起做一件激情的事

拥有一个实在Agent或者说是数字员工,它能帮你做什么?

在最近的一场发布会上,实在智能合伙人兼核心算法部负责人欧阳小刚揭示了实在Agent的三大核心技术体系:类人级推理能力、无限链接能力、场景适应能力。

假如你是一位HR,想招聘员工,你只要告诉它:请帮我到BOSS直聘筛选两个见习前端工程师。

电脑里的Agent就会自动登录BOSS直聘的职位管理页面,自动识别你要招聘的岗位的要求及筛选条件。在牛人页面里,他会挨个顺序点开,一一查看牛人的简历,然后调用大模型分析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如果符合,它会自动向牛人打招呼。以此类推,最终执行完成后,再告诉你执行的结果。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

假如你是一名汽车记者,想快速创作一条汽车新闻,可以对它说:帮我写最新的汽车新闻。Agent就会去你指定的源头找到热门汽车新闻,然后根据你的需求进行仿写。

如果觉得文字稿不够,你可以让它帮你快速剪辑一条视频。它会自动连上剪映App,一键成片。再也不怕软件之间不兼容,Agent可以操控你电脑里的所有软件。

如果你是一名财务,想将两个封闭系统的表格合成一张,你可以这样告诉它:请帮我把“有用”财务软件内的财务数据和CRM中的财务报销报表进行合并。它就能分别下载相应表格,统计合成一张。

当然,你也可以用一句话让它买咖啡、订机票、制订旅游计划等。

和很多80后一样,孙林君是看着热血动漫长大的。从读书的时候开始追动漫,一直追到了工作以后。现在只要有时间,偶尔还会刷两集过过瘾。在创办实在智能以后,他把热血动漫文化带进了公司。

孙林君把公司文化定义为“一群激情的人一起做一件激情的事”。

在位于南湖未来科学园的实在智能,处处是动漫元素。除了各种手办,各个会议室用动漫命名。每个员工不管年龄大小,都有一个动漫角色的花名。比如孙林君的花名是《功夫熊猫》里的阿宝,也就是“神龙大侠”功夫熊猫本尊,合伙人兼核心算法部负责人欧阳小刚的花名是《名侦探柯南》里的“新一”。

目前,实在智能有员工300多人,研发人员占比达54%。在实在智能办公室,陈列着80多项已授权发明专利,以及300多项知识产权。从初创公司到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只用了六年。

今年,实在智能在日本设立了子公司,AI数字员工已经在日本近百家大公司正式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