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人:孙火康
敬爱的父亲(孙者林)离开我们四十余年了,但您的音容笑貌依然镌刻在我的心底。每当夜深人静,那些与您共度的岁月便如潮水般涌来。
三年困难时期,家家户户都为一口粮食发愁。为了让我们姐弟俩吃上一顿饱饭,您徒步几十里山路,用攒了许久的钱换来10斤粗粮。我永远记得您蹲在墙角哽咽的模样——那是一个父亲最深的无力感。如今想来,那袋未能带回家的粮食,是您用脊梁为我们撑起的一片天。
1964年,我因升学考试失误,只能进入学费昂贵的民办吴山中学。可您既没有责备我,也没有向现实低头。当您用布满老茧的手把学费塞进我书包时,我还不懂这份沉默背后的分量。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您用最朴素的行动告诉我,知识是穷人家孩子唯一的出路。
1969年北方边境告急,当征兵消息传到学校时,您毫不犹豫地说:“保家卫国,人人有责!部队是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能锻炼人!”在月台送别时,您拍着我肩膀的力度,胜过千言万语。
又是一年清明雨,如今我也已白发苍苍。站在您的墓前,那些饥饿、困顿、抉择的岁月仿佛就在昨日。
父亲啊,您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责任。若真有来世,请让我再做您的儿子——换我为您遮风挡雨,就像当年您为我扛起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