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智能植物监测系统
橙调队,用调查说话,来听听老人们对科技的想象
记 者 汤晨琛 见习记者 顾心言
通讯员 冯晨晨 高雯 盛芳蓉 黄美娟 任玥 陈雪
李燕 金美芬
“如果能有这样的一个科技产品,该多好啊。”
银发经济和科技创新,一个是人生必经阶段,一个是时代发展洪流,怎么让两者有效结合,让科技企业能真正了解老人的需求,设计出更实用的科技养老产品,让老人充分享受到科技发展的利好。
橙调队来了,本期橙调队和杭州各大社区联动,记者走进基层,面对面访谈了近百位70岁左右的老人,深度调查老人需求,寻找科技和老年需求之间的契合点。
在本次面对面调查中,老人们纷纷打开思路,畅想助老“黑”科技,各种脑洞让记者也感慨,以前以为老人的需求就是走不动、吃不了、听不见、看不清这些方面,没想到老人们的实际需求这么细,想象力这么丰富。
橙调队,用调查说话,来听听老人们对科技的想象。
69岁叶大伯
困难:无法用老年手机控制智能家居,去医院体检不方便
希望拥有:一键控制智能家居的老年手机、家用智能体检机
叶大伯今年69岁,在使用智能家居产品时,他发现了一个小问题。
“许多智能家居产品,只能使用智能手机控制,不少子女蛮孝顺的,给老爸老妈的房子装修得非常科技化。可是有些老人不擅长用智能手机,还是用的老年手机,结果就是没办法控制这些设备。”
叶大伯说,老年机为了方便老人使用设计简单,如果能装上红外线或者一键控制家居的功能,可能会好很多。
“我是退休教师,目前是一年一次体检。但是以后年纪大了的话,很难去医院进行体检,还是希望可以用上简便的智能体检机,让我在家里也能做一下检查。”
心愿1:有些老人家里有智能家居,但是不擅长用智能手机控制,希望老年手机安装红外线或者控制家居的功能。
心愿2:年龄大了之后,体检不是很方便,希望在家里就能用上智能体检机。
80岁程爷爷
困难:血压量不准
希望拥有:更加准确的电子血压计
程爷爷今年80岁,平常和老伴一起居住,两人都有高血压,每天都要吃降压药,也需要定期检测。
程爷爷说,以前的血压计是用水银测的,比较准,后来统一都是电子的了,觉得电子的没有水银的准确。
“我们家两个水银血压计都坏掉了,现在这种血压计也没得生产,感觉电子血压计还是存在误差的,不够精准,我们往往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检测。我也理解,科技只能慢慢进步,没法一下子就做到这么精准。”
心愿:希望可以改良电子血压计,让实测情况更加精准。
74岁林阿姨
困难:容易忘事
希望拥有:有语音提醒和一键关闭功能的烟雾报警器、能帮忙记事的机器狗
林阿姨今年74岁,和老伴一起居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说自己的记性没有以前好了,嗅觉不是那么灵光,反应力也迟钝了一些。
“几年前,我们家还没装类似烟雾报警器的东西,现在都装起来了。那会儿我下楼买东西,忘记关煤气了,锅都烧焦了。还好老伴在家里,发现得早,马上关掉了煤气。小的时候烧柴火都讲究‘人不离火’,年纪大了用上天然气了,记忆力不如以前,反而疏忽了很多。”
林阿姨觉得,有了烟雾报警器还不够,这样的产品最好还有语音提醒和一键关闭功能。如果有只电子狗能够帮忙自己记事、做事,也是很不错的。
心愿1:增加烟雾报警器的提醒和一键关闭功能,尽可能减少或者杜绝由于疏忽造成的火灾事件。
心愿2:希望电子狗的功能更加齐全,可以帮助老年人记事、做事。
76岁魏大伯
困难:以后会行走不便
希望拥有:外观低调的,有智能纠正报警功能的穿戴式辅助行走设备
魏大伯今年76岁,和老伴一起居住。除了高血压之外,身体没有其他毛病。不过,他曾设想过年龄大了以后,总有一天腿脚可能也会不灵便。
“老人就怕跌倒,尤其是在外面,拐杖、轮椅可能都不好使。我觉得能不能有一个穿戴式设备,增加智能纠正报警的功能。外观上最好低调寻常一些,不要被人觉得我是一个身体有病的人。”
魏大伯说,不少老人不爱戴智能手环或者防丢失产品,是因为老人们不想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只要还能动,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健康的人,花精力研发出来的养老智能产品,创意是很好的,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老人为什么不愿意戴。”
除此之外,魏大伯说,他还经常帮忙调解社区邻里关系。如果在这方面可以用上AI或者智能调解机器人,也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
心愿1:未来有一天腿脚会不灵便,希望可以研发出一套轻便低调的穿戴式设备,帮助老人纠正身位和报警。
心愿2:希望智能养老产品可以考虑到更多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在外观设计上多倾听老年人的想法。
心愿3:邻里间有矛盾的时候,希望可以运用一些AI技术或者智能调解机器人。
87岁薛奶奶
困难:记性变差、被旅行社拒绝 希望拥有:家用智能植物监测系统,能在元宇宙虚拟空间进行旅游和社交活动
薛奶奶今年87岁,老伴几十年前便去世了,目前是一个人居住。她说,家里现在安装了烟雾报警器、监测报警系统,有困难的话也可以告诉社区工作人员。
“我喜欢种花种菜,自己也报了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年龄大了,时常忘记给花花草草浇水,比如之前还把月季给浇死了,蛮心痛的。”
薛奶奶说,她是一个很喜欢旅游的人,2月份还和朋友一起去了汕头。但是自己报旅行社的时候,只要把身份证发给对方,经常被拒绝。
“很少有接收高龄老人的旅行社,他们也担心我们的身体健康情况,我们也很理解。”
薛奶奶说,出门旅游也好、来小区的活动中心也好,都是为了社交。老人其实也闲不住,需要每天在一起聊聊天。
“如果只是播放宣传片,让我看到其他城市的场景,我不会买这种AR产品。因为仅仅是这样,去手机上搜索也可以。但是如果有交互感特别强的场景,比如能让我在虚拟场景里和商家、行人互动,或者有个导游可以回答我的问题,那我会考虑使用这种产品。”
心愿1:种花种菜时常常忘记是否浇了水,希望拥有一套智能监测系统,可以提醒她植物所需要的环境。
心愿2:希望可以拥有随行医生机器人,出门在外让旅行社、家人和自己都放心。
心愿3:希望可以在元宇宙的虚拟空间进行旅游和其他社交活动,比如交互性比较强的AR产品。
80岁唐奶奶
困难:腰背不好
希望拥有:帮做家务、搬重物的机械臂或者机器人
唐奶奶今年80岁,老伴由于疾病去世五年了,现在她独自居住。
唐奶奶说,日常生活当中,女儿三四天就会来家里一次,帮忙收拾东西。她的腰背不好,对于她来说,弯下腰捡东西比较困难。
“有时候,家里的衣服掉地上了,都得等女儿来帮我捡,所以家里总是乱糟糟的,日子将就着过。”
唐奶奶说,如果有机械臂或者机器人可以帮忙做家务,尤其是清洁和搬运重物,她还是很希望试试的。
心愿:弯腰吃力,希望有一款机械臂或者机器人,可以帮忙做家务或者搬运重物。
橙调队还在继续收集老人的科技脑洞,科技助老不是口号,关于助老科技产品,无论是生活方面的、身体辅助方面的,还是心理情感需求方面的,请尽情发挥想象力,去想象去设计,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哪怕现在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也能给科技研发人员方向和信心,“哦,原来老人们需要这样的产品,研发它”!
欢迎把您的设计想象告诉我们,可拨打都市快报热线85100000,或者扫版面左边的二维码,给我们留言,期待您的参与,让科技普惠长辈,把养老变成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