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选登

2025-03-26

插画狮:《一起去露营 》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双菱校区) 二(2)班 石聿舟

我家新年的独特味道

德清县实验学校三(4)班 沈语桐

春节假期,对我来说每一天都是收获满满的。新年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妈妈教我做了一道简单又美味的经典美食——我喜欢的西红柿鸡蛋面。

这是我第一次做面条,认真听妈妈说着步骤,一步一步操作。我先把面粉倒到面盆里,加上一些水,开始和面。这时,妈妈告诉我一个小秘诀:“面条吃起来要有嚼劲,就要放点盐。”我小心翼翼地加上盐,开始和妈妈一起揉面团。我们边揉边聊着家常,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厨房,白白的面团揉进了无尽的温情。

接下来就是擀面了。我将那大块的面团细心地分成若干小块,每一小块都承载着对新年团聚的期待。小面团在我的手下渐渐延展,变得平整而均匀,宛如一片片洁白的云朵铺展在桌面上。

随后,我轻轻地卷起它们,再根据一家人的喜好,慢慢地切割着面团,每一刀都倾注了我的心意。爸爸偏爱那宽宽的面条,于是我便将面条切得稍粗一些,希望为他带来一年的好运。我和妈妈钟情于那细细的面条,觉得它们如同丝丝入扣的亲情,细腻而悠长,因此我手中的刀工便更加精细。

很快,面条就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制作完成了,我自告奋勇地提出要为家人下一碗面。妈妈帮我准备了两个鸡蛋,一个鲜红欲滴的番茄和一把翠绿的小葱。我先把鸡蛋煎成了金黄色的荷包蛋,再将炒好的番茄盛出来备用,再另起一锅清水将面条煮好。到了最关键的一步,我将煮好的面条和荷包蛋一起放入了番茄汤中,不一会儿,一锅香气扑鼻的西红柿鸡蛋面就出炉啦。

我将热气腾腾的面条摆上餐桌,一家人细细品尝起来,爸爸妈妈都说我做得好吃,我的心里美滋滋的,这份滋味正是我家新年的独特味道。

指导老师王惠琴:

小作者记录了自己第一次学做面条的过程,选取的事件贴近生活。具体写了做面条的步骤,通过连贯的动作描写,将和面、擀面、切面的过程细致地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小作者制作面条时的认真和投入,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可爱的大熊猫

杭州市江晖小学二(1)班 王欣瑶

大熊猫胖胖的、圆圆的,还有两个黑眼圈。大熊猫走起来一扭一扭的,很可爱。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都是它在睡觉的样子。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大熊猫都在睡觉。它有时候坐着睡,有时候趴着睡,有时候蜷缩着睡,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肉团。虽然我没有亲手摸过大熊猫,但我猜肯定是又柔软又温暖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熊猫是吃竹子的,但是最初它可是连铁块都能消化的“食铁兽”哦!可爱的大熊猫很珍贵,被誉为“活化石”,也是“中国国宝”,经常作为和平使者到世界各国去游览呢!

指导老师洪岑楠:

用“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把大熊猫睡觉的样子写得很具体。第一段写大熊猫的样子,第二段写关于大熊猫的知识,小作者表达流畅清晰。

《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后感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万家校区)五(3)班 王张悦

今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潮。这部电影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观众走进电影院,也成了我和妈妈共同选择的假期活动之一。在妈妈的陪伴下,我们满怀期待地观赏了这部作品。

影片中,哪吒面对外界复杂多变的威胁时展现出的内心挣扎与矛盾,深深触动了我。这让我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如何在“善”与“恶”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并非总是那么简单明了。

《哪吒之魔童闹海》堪称是一部动画艺术的杰作。它巧妙地将现代动画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既具时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的画面效果。此外,电影中的音乐与配乐同样值得称赞,它们通过精准的旋律与节奏,极大地增强了情感表达力,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

而在感情层面,哪吒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化和发展无疑是一大亮点。前作中,哪吒与其父母李靖、殷夫人之间深厚的亲情纽带,以及他与敖丙之间跨越种族界限的珍贵友谊,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续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些关系,通过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考验,展现了角色间更加复杂而深厚的情感联系。

总的来说,电影无论是在视觉享受还是情感共鸣方面,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英雄成长的故事,更是一次关于人性、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深刻探讨。哪吒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指导老师吕晓华:

这是一篇结构清晰、情感真挚、分析透彻的观后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文字的力量,发人深省,又温暖有力。文章从多个角度对电影进行了分析,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能将哪吒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抉择相联系,能关注电影中的亲情、友情,强调了“爱”与“理解”在人物成长中的重要性,这些无不体现了小作者对影片主题的深入思考。

明珠

杭州市行知小学五(7)班 杨懿丹

远古时期,在天河东边,住着一条玉龙;在天河西边,住着一只金凤。

它们俩是邻居,每天都分开各忙各的事。一天,它们来到一个岛上找吃的,吃完东西,正准备走,发现一块亮闪闪的石头,金凤和玉龙都很喜欢,就打算把这块石头琢磨成珠子。于是,玉龙扒,金凤啄,很久之后,它们俩真的把石头磨成珠子了,金凤从仙山含来露珠,滴在上面;玉龙吸来清水,喷在上面。珠子变得非常亮。

明珠也是神奇。光照到哪,哪里就树木常青,百花齐放。

一天,王母娘娘发现了明珠,就在晚上趁它们睡着,派兵把明珠偷了。它们一觉醒来,发现明珠不在,找了每个角落,最后在王母娘娘宫殿里发现她在向众神仙展示明珠。它们很生气,闯进仙宫,想拿回明珠,可是明珠掉了下去。

玉龙和金凤忙往下飞,明珠一落地,就变成了晶莹剔透的西湖,因为舍不得离开明珠,玉龙和金凤就分别变成玉龙山和金凤山来保护明珠。

所以现在杭州还在流传这句话: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

指导老师孙思凡:

小作者选择了《明珠》这个故事进行缩写,用精炼又优美的文字展现了民间故事中西湖的由来,可见,小作者非常喜爱家乡杭州,爱美丽的西湖,希望在她的文字中,我们美丽西湖的传说会让每一个游客都耳熟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