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选登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特辑

2025-03-26

插画狮:《数字杭州 智慧未来》杭州市育海外国语学校 四(3)班 刘子涵

欢乐的十五分钟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小学上和校区

二(12)班 雷致柔

“叮铃铃——”下课铃声一响,教室里瞬间沸腾起来。我和同学们像脱了缰的野马,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准备开始我们的“开飞机”游戏。

“快来!快来!”心心挥舞着手臂,招呼着大家。伙伴们一个接一个地加入游戏,队伍越来越长,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我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绕着柱子转啊跳啊笑啊,仿佛一群欢乐的小蜜蜂,在阳光下尽情飞舞。

“哈哈哈!你转得太快了!”桐桐笑得前仰后合,差点摔倒在地。大家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声回荡着,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我们的快乐感染了。

教室里,有几个同学没有出去,他们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最近热播的动画片。梅梅手舞足蹈地模仿着动画片里的角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叮铃铃——”上课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我们的欢乐时光。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心里却已经开始期待下一个课间的到来。

“下次课间,我们玩什么好呢?”我偷偷看了一眼心心,他正朝我挤眉弄眼,似乎在策划着新的冒险。我忍不住笑了,心里充满了期待。

指导老师徐雅倩:

小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活泼的语言,展现了同学们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尽情玩耍、放松的情景,将课间的欢乐时光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童年的美好与无忧无虑。

走老街 寻春味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二(1)班 蒋文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当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与绚烂的火花交织在空中时,我便知道心心念念的春节又如期而至了。

逛闲林老街可是我每年春节的必备行程呢,每次去那里都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事。除夕晚上,一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换上了心爱的汉服,戴上美美的头饰,提着刚做好的古风灯笼来到闲林老街。

老街两旁,来往的行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小朋友们穿着新衣在人群中嬉戏打闹,还有商家大声吆喝,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哈哈哈哈,太厉害啦!”突然,远处传来阵阵兴奋而热烈的喝彩声,立刻勾起了我满满的好奇心,我立马提着灯笼,循着笑声一路找去。

走着走着,来到了猜灯谜的会场。只见一排排五彩斑斓的灯笼高高挂起,每个灯笼下都悬挂着一张写有灯谜的纸条。规则很简单:只要能连续猜中10个灯谜,就可以得到一个金元宝造型的抱枕。这对于擅长猜谜游戏的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举手报名,满怀信心地从工作人员手中随机抽取了一张灯谜。我迅速沉浸在解谜的乐趣中,一口气写出了9个灯谜的答案,心中不禁暗自得意。然而,最后一个灯谜却成了我的“拦路虎”——“无脚也无手,身穿鸡皮皱。谁若碰着它,吓得连忙走”(打一动物名)。我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脑海中不断回荡着那些关于动物的记忆与知识。终于,在一番冥思苦想之后,我灵光一闪,谜底就是蛇!而蛇,恰好是今年的生肖吉祥物!就这样,我如愿以偿地抱回了一个沉甸甸、金光闪闪的金元宝抱枕,心中满是喜悦与满足。

四周的爆竹声依旧此起彼伏,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春节的闲林老街,更有一番独特味道!

指导老师宣程梦:

本文是一篇充满年味与乐趣的记叙文。小作者以逛闲林老街为线索,生动描绘了春节的热闹场景。同时,猜灯谜活动的叙述紧张有趣,展现了小作者的机智与喜悦。结尾处的爆竹声与烟花绽放,更为文章增添了一抹节日的绚丽色彩。

我的小乐园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四(4)班 陆子悠

你知道吗?我的小乐园是一个小小的玻璃房间。不要瞧不起它,它虽然很小,但里面什么都有,就像一个神秘乐园,总能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快乐!

记得刚搬到新家的第一天,我踏进家门,一眼就望见了这个小房间。它的墙是用玻璃做成的,配上淡蓝色的帘子,就像美丽的水晶宫一样。一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柔软的大床,它旁边是一张干干净净的书桌,床尾是一个落地大书架,上面放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书籍。它实在太漂亮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以后它就是我的乐园了!

每天早上,阳光穿过窗户透了进来,就像一首无声的歌曲,轻柔地唤醒我。我睁开眼,向窗外望去,高楼林立的街道、干净的马路、来来往往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画。看着外面的风景,我的心一下子开阔了,就像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身体,让我觉得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前进。下午,我坐在书桌上写着作业,累了我就看看这干净又堆满书籍的房间,脑海中想起妈妈说过的一句话:“现在有多努力,以后就有多幸福!”顿时整个人精神饱满。晚上,我会和弟弟一边吃零食一边玩好多有趣的游戏,整个房间充满了我和弟弟的欢声笑语!

这就是我的乐园,一个可爱温馨的小房间,一个充满快乐和幸福的小天地!

指导老师张燕青:

这篇作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小作者对这个小玻璃房间的喜爱和依赖。运用丰富的感官描写和情感表达,如“阳光穿过窗户透了进来,就像一首无声的歌曲”和“整个房间充满了我和弟弟的欢声笑语”,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房间的温馨和小作者的快乐。

稻作文化的古老摇篮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四(4)班 周匡圣

我身在浙江,长在浙江,是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对浙江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浙江的文化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一个是大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还有一个就是亚运期间大力宣扬的良渚文化。何其有幸,我生活在余杭,而良渚文化遗址也在余杭,就让我来简单介绍良渚的稻作文化吧。

良渚,它的名字大有深意,“渚”的意思是水中间的小块陆地,“良渚”则代表着水中良美的一块地。对于古时的良渚先民,这里无疑是天赐的耕作场所,于是稻作文化在此生根发芽、蓬勃发展。2017年,考古学家在池中寺发掘出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的碳化稻谷,估算其重量约有40万公斤,可见当时农业生产之发达,稻作规模之庞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站在池中寺粮仓眺望,秋天的稻田就像金色的海洋,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微风拂过,一株株稻穗摇摆起来,好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舞者,它们以风为旋律,以田野为舞台,欢快地舞动着。我缓缓走近,只见稻粒个个饱满。我忍不住用手剥开一粒,发现里面的米粒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等着丰收的到来。

良渚的稻作文化,是我们先辈留下的珍贵财富。我们有责任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魅力和价值,为文化传承而不懈努力。

指导老师张燕青:

这篇作文通过对良渚文化的介绍,展现了浙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如“秋天的稻田就像金色的海洋”和“稻粒个个饱满”,成功地描绘了稻田的美丽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难忘的跳远比赛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四(4)班 宋昕恬

每当我看到照片墙上的跳远照片,就会想起三年级的那场跳远比赛。那天,操场上热闹非凡,跳远的沙坑旁围满了观众,5月的阳光洒在跑道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跳远比赛就在这里举行了。

因为只有三次机会,我非常紧张,两腿正在瑟瑟发抖。裁判吹响了哨子,第一跳开始了,我双腿一蹬,冲了出去,眼看就要到起跳板了,腿却一软,摔了一跤,只落到离起跳板不远的地方。

我失望极了,这时,我听到了啦啦队的呼喊:“再放松点儿就更好了!”“你可以做到的,加油!”这呼喊像一股股温泉,我的心暖洋洋的。第二跳开始了,我重新站到了起跑线上,这次虽然比上次远,但为了班级荣誉,我还要继续加油,发挥出更好的成绩。

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我深吸一口气,注视着前方,双腿猛地一蹬,像猎豹一样冲了出去。到起跳板时,腿部积蓄的力量像洪水般涌来。我双手一挥,像老鹰似的向前扑了出去,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最后稳稳地落在沙坑上,出现了一个深深的脚印。啦啦队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为我喝彩!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亚军。

我难以忘记这次跳远比赛,更忘不了同学们的加油和鼓励。

指导老师张燕青:

文章生动描绘了比赛的过程和小作者的心理变化。文章开头通过照片墙的回忆引入,自然地过渡到比赛当天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期待的氛围。在描述比赛过程时,运用了丰富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比赛的紧张和小作者的内心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