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作文提分,写作文都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狮子少年》编辑部每期邀请杭城各年级语文名师,带来实实在在的单元习作预习干货,希望能为同学们的阅读写作带来新的灵感和帮助。
三年级
小实验,大发现
杭州市文一街小学魏熙老师
(学校年级组长、西湖区教坛新秀)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这次习作要求我们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并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那么,怎样才能把实验的过程写得既清晰又富有启发性呢?下面,老师给大家分享几个小妙招:
妙招1
积累经验,有效选材
实验记录是本次习作的关键。首先,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做过的实验,比如科学课上的有趣实验。如果你觉得自己经验不足,没关系!在写作之前,同学们可以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积累一些亲身经历。这样,就能拥有丰富的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推荐几个既有趣而又容易操作的实验给大家参考:“纸屑跳舞了”“摔不破的鸡蛋”“会吞鸡蛋的瓶子”“会浮起来的鸡蛋”……大家可以从这些实验中选择一个最有趣、最有收获的作为写作素材。记住,好的选材是成功的第一步!
妙招2
厘清步骤,清楚表达
1.借助表格,厘清过程。本单元《蜜蜂》一文记录了法布尔做的一项实验,我们通过回顾法布尔的实验尝试整理成实验记录表。再通过方法的迁移,将自己选定的实验进行表格信息整理,分步骤写出实验过程,这样,实验的每一步都会变得一目了然。借助表格,在写作时也会更加轻松。
2.串联过程,表达出彩。第一,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顺序词,这样读起来既有条理又自然;第二,过程除了要写清楚,还要努力写生动,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用上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第三,实验过程中可以加入当时的心情描写、在观察中引发的思考和疑问;第四,在习作的结尾,你还可以讲一下实验原理,让读者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能明白“为什么”。
妙招3
同伴分享,互评修改
写完习作后,别忘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可以在四人小组中交换习作,互相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评价时可以关注以下几点:实验过程是否按顺序写清楚了?是否写出了实验中的发现、感受和思考?词语运用是否恰当、生动?根据同学的建议,认真修改你的习作,让它变得更加出彩!
四年级
作文本里藏着会呼吸的“毛茸茸”
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闻涯老师(年级备课组长,上城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生活是一篇动人的生命乐章,而你的“动物朋友”就是其中最有感染力的音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主题是“我的动物朋友”,如何根据情境的需要,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动物朋友”的特点,向别人传递那份真实的感动呢?让我们来看看这四个“魔法锦囊”。
魔法锦囊1
细读材料,激活思维设置情境
语文书上一共出示了三种情境:情境一的目的是请大家帮忙寻找丢失的动物朋友,所以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来写;情景二的目的是委托别人帮忙喂养自己的动物朋友,所以要抓动物的生活习性,吃喝拉撒;情景三的目的是希望对方收养自己的动物朋友,所以要写出动物的优点,写出动物的魅力。当然了,你也可以自己创设一个情境,写自己养过的或是在别处见过的动物朋友。
取名小妙招:《寻宠启事》《我家猫咪的喂养指南》《给它一个家》等。
魔法锦囊2
绘制导图,构思内容明框架
你可以把从外貌、性格、爱好、品质等方面写人的方法,灵活迁移到写动物上来,从外形、习性、爱好、脾气等方面来写自己的动物朋友。选择最有特色的2-3个方面来写,从不同的角度来搭建习作的思维导图,这样能把“动物朋友”塑造得更有血有肉。
魔法锦囊3
单点突破,写出特点善表达
抓住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写出动物朋友的某一个特点,比如,可以通过“无论我如何吸引小鸟出笼,它连头都不探出来”这件事,写出小鸟“谨慎”的脾气;与其面面俱到,不如单点突破,每段话重点写好动物朋友的某一个特点,比如,写乌龟的外形时,可以重点写出“坚硬”的感觉。
魔法锦囊4
联系生活,写出真情动人心
想要打动读者,最重要的是要联系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回忆你和你的动物朋友共同度过的重要时刻!把这个动物当作自己的家人、朋友来写,写出真情实感。毕竟,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他人。
情感表达上,可以像课文《猫》中写小猫们“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这样直接抒情;可以像课文《白鹅》中写鹅“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样明贬实褒;可以像课文《母鸡》先写自己“一向讨厌”母鸡,再写自己“敬佩赞美”母鸡这样先抑后扬。
五年级
读心有术,妙笔雕琢
杭州市文津小学蒋心怡老师
(曾获区新锐班主任、奇迹教师等称号,多次在区、市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习作是“他______”,采用补充式的命题方式,聚焦人物情绪百态,要求我们通过事例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内心活动,这是一篇既写人又记事的作文。如何鲜活展现人物情感,让笔下的人物跃然纸上呢?
思辨析题,选取“典型事”
拿到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注意审题,明确要求。“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本次习作要求是写出他的“样子”,“_______”补充“怎么样”,即题眼。确定题眼后,着眼于人物的表现与事件之间的关联,选材时要想好人物的“怎么样”必须依托事例,只有写好事例,人物的表现才能得以凸显。一件具体且典型的事例胜过无数泛泛而谈。学生最好从熟悉人群中选材,建议选择亲身经历且印象深刻的事,这样能更好地融入情节,展现人物心理,使人物生动。
巧借支架,解锁“读心术”
情绪波动时,人物的神态、话语和举动会不同。学生可借助教材范例和方法提示,学习“读心”。范例通过“他”异样的神态、失控的话语、反常的举动,写出“他”聚精会神看着雕像的样子,展现了“他”内心的欣喜和激动。学生可以从神态、语言、动作角度来“读心”。
异样神态展变化:通过神态描写,可以深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写“他很紧张”,可以描写他“额头冒出细密汗珠,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令读者感同身受。
失控语言显性格:人物的语言是展现性格的关键。如可以描写他“每一个字都像是费了好大劲才挤出来:‘大……大家好,我……我要讲的是……’”,让“紧张”跃然纸上。
反常举动窥心境:精选动词描摹动作,可以写“他双脚像被钉住,微微发颤,膝盖不自觉轻撞。”一连串动词中可以窥见人物紧张的内心。
一个人的心情有时会受他人影响,有时又会对周围人产生影响。写作时可以具体生动地描写周围人的反应,侧面衬托人物心情。
清晰布局,厘清“叙事链”
聚焦典型事例,追溯前因后果。人物心理活动变化从何而来?需要提供典型事例给出回答。任何情绪的产生都需层层铺垫,描述情节时就要层层递进、详略得当。层层递进并不意味着平铺直叙,可以使用“悬念——发展——转折”的三段式结构,增强习作的可读性,让人物鲜活起来。
通过选取典型事,解锁读心术,厘清叙事链,相信同学们可以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将人物内心活动精准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