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伟民 主任中医师 台州市级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198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后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在职研究生班。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42年,擅长各种肿瘤、结节的诊治(尤其肺、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甲状腺、乳腺),以及泌尿男科、妇科的诊治。 坐诊时间 咏芝元国医馆:周二上午、周日下午。
通讯员 亦宣 记者 潘雷
谢大伯,72岁,嵊州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平时经常咳嗽咳痰,2022年8月做了胸部CT检查,结果不太乐观,显示有9个肺结节。右肺上叶尖段3×3mm的磨玻璃样结节,前段还有个同样大小的钙化结节,其他部位则散布着7个实性结节,最大的一个有7×6mm。
回家后,谢大伯整日忧心忡忡,“这么多结节,怕不会要手术了吧?”2022年10月中旬,经亲友介绍,谢大伯慕名找到陈伟民主任中医师。
“当时我觉得这些结节不太像是炎症引起的,就采用自拟经验方 ‘肺结节消散方’为他治疗。”陈主任说,这个方子是他治疗肺结节的常用方,会根据患者情况加减。
谢大伯一直坚持喝了6个月中药。2023年4月24日,谢大伯又去同一家医院做了CT复查,惊喜的是,右肺的磨玻璃状结节和钙化结节不见了,另外7个实性结节也只剩下2个,他特别高兴,对陈主任也是连连道谢。
陈主任说,从中医角度看,肺结节主要是由于体内存在正虚、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因素,互相影响,特别是痰湿与瘀血胶黏博结日久,就形成了结节。中医辨证后分别采用补虚、理气、活血、化痰、散结等方法。对于尚不需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他建议在严密观察期间采用中医药干预。
那么,对于已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又该如何呢?在陈主任看来,只要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通过辨证论治,仍有很大的希望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今年83岁的肺癌患者何大爷,就在陈主任这里吃了13年的中药。
时间回溯到2012年4月,当时70岁的何大爷因持续咳嗽、痰中带血10多天,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肺癌,他立即去上海胸科医院做了肺癌切除手术,病理检查显示,左下肺鳞状细胞癌,肿瘤已达5×4.6cm大小,且属于中低分化类型,恶性程度较高。面对医生建议的化疗方案,何大爷婉拒了:“能过70岁活得也算可以了,我见过一些人化疗后饭都吃不下,头发也掉了,我还是想用老祖宗的法子试试。”经人介绍,他找到了擅长肿瘤中医治疗的陈主任。
“初次接诊时,他面色灰白、气息短促,是典型的肺脾亏虚、气血不足的表现。”陈主任回忆道。他以自拟的“益气固本抗癌方”为基础方,根据大爷的病理性质和部位加减治疗。
“刚开始,我给他的用药剂量比较小,每两周根据他体质变化逐渐递增。连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停药休息7-10天,然后继续下一疗程。”陈主任对用药的剂量和疗程都有着精心的计划和严格的把控。
13年来,何大爷每半年在市级医院复查一次,每年在省级医院复查一次,其肝肾功能、血常规等项目始终正常,肿瘤标志物也未见异常。如今,83岁的何大爷依然坚持每两周到陈主任这里门诊,身体状况很好,甚至还能从事一些轻便的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