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海平 国际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的亲传弟子,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耳鸣、便秘、胃胀、胃肠功能紊乱、头痛、三叉神经痛、眩晕症,各种颈腰椎、膝关节疾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调理。 坐诊时间 咏芝元国医馆:周三、周五全天(8:30-15:00),周日上午。
通讯员 亦宣 记者 潘雷
都市快报咏芝元国医馆叶海平医师的诊室里总飘着艾草的清香。一位头发斑白的奶奶,头顶、耳周扎着银针,左耳针尾还悬着艾条,青烟袅袅中她闭目养神。这样的场景,正是叶海平医师诊室的日常。
这位奶奶饱受耳鸣困扰多年。“稍微一点点响么也就随它去了,响得厉害了,用杭州话说就是烦死了。”听到有人询问,奶奶缓缓说道,“我是从报纸上看到叶医生,才找过来的。现在针扎在这里,耳鸣声几乎听不到了,就一点点‘呲、呲、呲’,真的就一点点了。”奶奶觉得叶医师能治好她的耳鸣,虽然路途遥远,但还是每周坚持来治疗。
不远处,一位30多岁、打扮时髦的女士正和旁边的患者交流着。她说:“以前每天睡醒,就像被闹钟炸醒一样,脑子里全是嗡嗡声。”说着,她指了指自己的手臂、腹部、大腿,“在别处针灸了19次,全身密密麻麻的都是针,却一点感觉都没有。叶医生说我是气血两虚,要全身调理,但他扎的针比较少,但是比之前的要痛点,有酸胀的感觉。现在针灸了20次,耳鸣声轻了一半,没那么难受了,有时候早上醒来都忘了自己有耳鸣这回事了。”
身穿青色羽绒服的阿姨已经做完了治疗,正拿着市民卡准备签退,她右耳朵耳鸣已经两年多了。“第一次打完针灸回家,耳朵里还是呲呲呲地响,可第二天声音就轻了很多。到现在我已经治疗了17次,基本上听不到那个声音了。”阿姨翻开后领,摸了摸后脖子,“你们看,我的富贵包也小了很多。叶医生说我的耳鸣跟颈椎有很大关系,等这个包消没了,我的耳鸣也就好了。”
这时,一位身穿黑白格子衣服的阿姨从治疗床上起来,扭了扭腰说:“叶医生治腰痛的本事还是挺厉害的。我在社区打了3次针灸,一点效果都没有,那天叶医生就给我打了一次,腰痛就好了,到现在都没再犯。”原来,阿姨本来是来看耳鸣的,叶医师了解到她腰不好,弯腰、转身时会痛,顺便给她打了几针。阿姨笑着说:“目前我的耳鸣已好了一半,我还得在叶医生这里继续治疗。”
在治疗上,叶海平医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主要就是通过各种针刺手法的灵活运用,如揣、爪、循、摄、搓、飞等,激发穴内的经气,控制经气的传导,使气至病所,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针刺手法是提高针灸治疗效果的关键技术,也是针灸医生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叶海平医师说,针刺手法是他的恩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的强项,叶医师专门跟他学了两年。
“耳鸣治疗得越早,就越容易恢复,一旦发现自己有类似耳鸣的症状,千万不要忽视。”叶医生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