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航母级”基金、发放育儿补贴、今年将择机降准降息

这场记者会,信息量很大

2025-03-07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6日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关于科技创新 设立“航母级”创投引导基金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只基金主要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

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适当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也均在投资领域之内。

这只创投基金存续期达到20年,比一般的股权投资基金更长。

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证监会将聚焦科技创新活跃、体现新质生产力方向的领域,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

关于教育发展

“双一流”高校本科力争再扩招2万人

郑栅洁介绍,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打造上万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建设上千所优质普通高中。同时,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进一步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的规模,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发放育儿补贴,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对幼儿发放育儿补贴,建立学前教育国家资助制度;对学生进一步提高资助补助的标准,扩大政策覆盖面,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等,预计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

关于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将更加给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解读称,“更加积极”可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如何“更加给力”?蓝佛安说了五个“更加给力”。

一是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

二是在支出强度上更加给力。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比去年增长4.4%,将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在政府债券规模上更加给力。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规模达到11.86万亿元。

四是在转移支付上更加给力。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重点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自主财力。

五是在重点领域保障上更加给力。今年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科学技术支出超1.2万亿元,增长8.3%。

他还特别提到:“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今年将择机降准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还可研究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

关于扩大消费

今年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惠民升级”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2025年,要把扩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统筹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推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其中,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惠民升级”,扩大“换新”补贴的品类范围。

新增实施两项贷款贴息政策

蓝佛安表示,将新增实施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激发消费动力。

一项是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减轻当期支出压力。另一项是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幼、家政这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对经营主体贷款分类给予贴息,降低融资成本。

记者 殷军领

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