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里藏着哪些阅读密码?掌握这四个秘诀 把绘本读精、读透

2025-03-01

记者 林佳琦

低龄段的阅读,往往从绘本开始。绘本图文并茂,且文字不多,也不厚,很多孩子常常随便翻翻就算读完了,这样读绘本,着实有点浪费。

那么,绘本到底应该怎么阅读呢?省特级教师、杭州市濮家小学语文教学负责人纪继兰老师,给一、二年级的狮子小记者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绘本课。在这趟一个多小时的绘本阅读之旅中,小朋友们跟着纪老师共读《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大家时而兴奋,时而紧张。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在课后高兴地说:“这是我上过最好玩的阅读课!”

纪老师一开场,先展示了一些经典的绘本画面让大家说书名,很多孩子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举高了小手,脱口而出——《爱心树》《小黑鱼》《石头汤》《大卫,不可以》……熟悉的绘本让同学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正式开始读绘本了,怎么读?纪老师教给大家四个秘诀,请大家带着方法来阅读。

秘诀一:角色代入法——当“肚子小侦探”

边读边代入角色,比如,小精灵工作时,假装自己是“火车司机”,用手模仿火车运送食物;朱莉娅吃冰淇淋时,皱眉叉腰模仿小精灵生气的样子。纪老师边读边做动作,声情并茂,一下子调动了所有人的情绪。

读了几页,纪老师停了下来,请大家代入式思考:“如果我吃太快,小精灵会怎么喊救命?”这下,小朋友们立马“戏精”上身,纷纷模仿起小精灵痛苦的样子,对绘本内容的感受也更深了。

秘诀二:问题链追踪法——用“为什么”挖宝藏

读绘本,光读懂故事情节还不够,而是要深入思考,多问问“为什么”。

比如,在读之前先看看封面,猜一猜——为什么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它们怎么工作?

读的时候如果有疑惑,也可以说一说,画一画。比如,为什么要细嚼慢咽?如果不咀嚼,流程图哪里会出问题?纪老师邀请大家拿出纸笔,画一画食物从入口到牙齿咬碎再到营养吸收、便便排出的消化流程图。

画完流程图,大家对于食物的消化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时也读到了关键页——为什么小精灵不干活了?如果朱莉娅不改正,肚子会怎样?纪老师提醒大家,读到关键页时,要停下想一想,多问问“为什么”。

秘诀三:生活实验法——把书“装进肚子里”

读完一本绘本,要把书里的内容“装进肚子里”,这样才算学以致用。纪老师建议小朋友,可以做一次吃饭观察实验,午餐时细嚼慢咽,感受“小精灵搬运食物”的过程。对比大口吞咽和慢慢咀嚼的不同感受,想想哪种方式肚子更舒服?

此外,还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里,完成一项家庭小任务——和父母一起列“小精灵友好食物清单”,如蔬菜、水果,贴在家里的冰箱上,养成健康饮食好习惯。

秘诀四:创意续编法——帮小精灵写日记

读完了绘本,还觉得不过瘾?纪老师给出了第四个秘诀:创意续编法。可以写一写或者画一画,比如,小精灵搬运苹果时很开心,被薯片砸到时很生气……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小精灵一天的“工作心情日记”。

纪老师说,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家长不妨尝试运用这些绘本阅读技巧,这些方法不仅能充分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更能帮助孩子从中汲取知识养分,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