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狮子名师团·单元作文写作指导
如何让语文作文提分,写作文都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狮子少年》编辑部本期邀请杭城各年级语文名师,带来实实在在的单元习作预习干货,希望能为同学们的阅读写作带来新的灵感和帮助。
三年级
观察捕捉细节 “图画”变“动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黄晨霜老师
(学校语文备课组长)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是《看图画,写一写》。要求我们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用一段话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同学们,怎么才能把图画写清楚呢?我们可以用上以下几个小妙招试一试:
整体观察,清楚表达
看懂图意是我们进行看图写文的必要条件,只有看得明白,才能进一步表达准确。
1.整体入手,读懂画意
本单元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图片。首先需要整体观察图片,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尝试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画上的内容: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人们来到碧绿的草地上放风筝。这样从总体上把握图意是看图写文的第一步。
2.有序观察,勾连思考
了解图画大意后,可以按一定顺序,关注图画局部,并勾连生活展开思考:蓝天、白云、草地——这是图的背景,据此可以思考图上所画是什么季节,什么日子,天气情况;人物——这是图的主体,近处三个孩子,远处一家三口,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事物——风筝,它们的状态有什么不一样。
从整体到局部,有层次地将图画内容与现实生活勾连思考,能帮助我们更准确把握图意,也为有条理地表达打好基础。观察的顺序也可以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等。
细致观察,生动表达
为了把图画意思写得更清楚、生动,同学们还需要细致观察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1.观察人物动作,让画面“动起来”
“他们的动作分别是什么样的?”本次习作给了我们这样的要求。同学们可以聚焦近处的三个人,仔细观察,放风筝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动词:拉、扯、举、拽、挺、放、抛、松、载、收、拖……标注在图片相应位置,写的时候用上这些动词,就能让画面动起来。
2.想象人物语言,让画面“活起来”
小朋友在放风筝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风筝飞上天后,又会说什么?大家还可以把自己当成图画中的人物,想象当时的场景下会说些什么话。在人物连续动作基础上加入语言,图画变动画,写起来就能有声有色有动感。
同伴分享习作,互相评价修改
写完后,可以和小伙伴们交换习作,看看自己有没有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有没有错别字,互相读一读,评一评,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修改,让自己的习作变得更生动、更有趣。
本版主持 郭婧 黄莺
四年级
紧扣“快乐”主题,写出你的专属乐园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赵亦心老师(上城区优秀教师“银桂奖”)
生活是一幅多彩的画卷,而你的“乐园”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角。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的乐园”,如何用文字描绘出乐园的独特模样,抒发出你的快乐呢?让我们从以下四步出发,开启“我的乐园”写作之旅吧!
第一步:定位乐园,明确“快乐之源”
乐园的关键在于“乐”,这个地方需要为自己带来快乐感受、留下美好回忆,或具有特殊意义,写作前先问自己:“哪里是我的乐园?它为什么让我感到快乐?”作文选材可以是自然天地,如湖畔、草地;可以是人造场所,如篮球场、小花园;也可以是私人空间,如自己的房间、爷爷的院子。
小贴士:选择地点时,建议挑选自己最熟悉、回忆最多、情感最深的地点。
第二步:有序描绘,勾勒“乐景模样”
乐园在你心中一定有独特的美感,为将“乐景”呈现在读者眼前,需按顺序描写。如果按方位顺序来写,可采用从左到右、由远及近的方式;如果按时间顺序来写,可描绘清晨、午后、傍晚的不同景象;如果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则可先概括整体特点,再分写细节。如课文《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顺序和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了可爱的瓜架、缤纷的鲜花、自由觅食的鸡鸭等景物,展现了独特迷人的乡间风景。
小贴士:选择描写重点时,建议选择最独特、最能体现快乐的景物。
第三步:聚焦“乐事”,传递真情实感
乐园的快乐,藏在一次次有趣的活动中。如何让读者感受到这份快乐?
可以选择1-2件典型事例,重现当时的经过或愉快的场景,展现乐园中丰富多彩的快乐回忆。写作中建议多用动作描写,用动词展现人物活力;可以巧用语言描写,适当加入对话,让画面更生动;可以加入心理描写,直接表达出愉快的心情;还可以调动多感官,补充更多细节。
写作时注意详略得当,重点描写印象深刻的画面和细节。例如课文《天窗》,主要选取雨天听雨和睡前观星两件事,让人感受到小小的天窗为孩子们带来了无限乐趣。
小贴士:回忆“乐事”时,尽量选择那些情节有趣、与众不同的经历。
第四步:抒发情感,写出“乐园之魂”
在描写乐园时,别忘了表达你从中获得的快乐和对乐园的喜爱。我们既可以在描写“乐景”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或感官描写表现对乐园的喜爱;也可以在讲述“乐事”时,捕捉细节,用精准的词语传递快乐的心情;还可以在结尾点明乐园的意义,直接抒发对它的喜爱之情。
小贴士:可以直接抒情,用感叹句、比喻句表达感受,也可以含蓄表达,通过景物描写传递情感。
五年级
放大“那一刻”让真情流露
杭州市滨兰实验学校胡胜男老师(学校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重点是“将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并要写出真情实感。那么,同学们该如何在写具体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呢?
确定主题和立意
本单元的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是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感到自己长大的事情,并将经过写清楚。其中,习作要素就是把“那一刻”写具体。从课本给的范例来看,这个“长大”并不仅仅指身体上的“长大”,而是心灵上的成长,可以是懂得了一个道理,可以是遇到了挫折自己勇敢克服,可以是看了一本书,受到了启发。
围绕中心,精选材料
同学们可以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这三个范围去选择自己想写的素材。如:我可以一个人走夜路了;我懂得了父母的辛苦;我明白了要勇于承认错误;我参加社会实践,心灵瞬间成长;帮助了他人,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担当等。切记,最好是选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且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结构清晰,详略得当
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要交待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这篇文章中可以按照成长变化,分成三个阶段:成长前、成长时、成长后。其中成长时要详写,其他两个阶段略写。
丰富细节,充实情感
“那一刻”是短暂且细微的,写作时需要将它放大。
细节描写是让场景生动的重要手段。我们所学过的《慈母情深》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我们可以增加环境细节,如:光线、声音、气温、周围人物的动静反应等等,来帮助营造情感氛围。加强人物细节描写,如:表情、动作、神态、心理等等,来暗示人物的情绪变化。
运用回忆,让情感更深刻。回忆不仅是增强情感的好方法,还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当前场景为什么具有如此深刻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可以穿插回忆,穿插在当下场景中,作为情感的延伸。也可以让回忆与当下情感形成对比,来凸显当下情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