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画狮:《换新装》天空之城小学一(4)班 姚亦辰
补牙之旅
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采荷校区)四(3)班 薛奕辰
“咦,这儿怎么有个小洞洞啊!”这天晚上,妈妈在帮我刷牙时不禁喊出了声。很不幸,我口腔里右下方的一颗牙蛀了。
第二天一早,妈妈一把拉开窗帘,说:“我们今天约了张医生看牙,可不能迟到啊!”
9点,我正式开始了这次不平凡的“补牙之旅”。张医生示意我平躺在一张蓝色的躺椅上,他站在一旁做好消毒工作。手套“啪”的一声扣到他的手上,这声音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脏,让我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率先出场的是镜子和钩子,它们的作用是查看和清除牙齿表面的垃圾。镜子一遍又一遍地来回“巡逻”,仿佛在反复映照我不安分的心跳;钩子一遍又一遍地来回“踱步”,仿佛在持续消磨我强装镇定的伪装……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的时间,终于结束了!我的腮帮子也因长时间的过度张开而酸痛不已,等镜子和钩子一退场,嘴巴条件反射般迅速合上。
我刚想松口气,重量级选手钻头咆哮着登上了舞台。“滋——滋——”在我惊恐的眼神中,钻头越钻越深,滋滋声也越来越响,那声音仿佛穿过我的鼓膜,直击我的灵魂。牙间的酸涩感源源不断地向我袭来,我紧闭双眼,拳头越捏越紧,额间汗珠也越来越密……滋滋声骤然停下,终于,钻头被“红牌罚下场”,销声匿迹到一旁的架子上去了。
压轴的神秘嘉宾是各类针管。张医生缓缓举起其中一支对准了我,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是要给我的牙打针吗?万幸的是,张医生只是用它沾了一些白色膏状物填到了牙洞中,就让针管默默地“退出了舞台”。
张医生温柔地对我说:“好了,结束了,你是个勇敢的男孩。”我慢慢睁开双眼,这一刻我如释重负,剧烈的疼痛并没有如约而至,我那颗原本狂跳不止的心脏,也在此刻逐渐恢复了平静。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牙齿。毕竟,这样惊心动魄的“旅行”,我可不想经历第二次了!
指导老师戴婷:
小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次补牙的经历,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紧张、恐惧到最终释然的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小作者给医疗器械赋予了生命,增强了叙述的趣味性和紧张感。既展现了孩子的天真与勇敢,也传递了爱护牙齿的重要性。
上海把我的眼睛 变成星星啦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 三(12)班 沈诗淇
过完年的第二天,我们准备去上海看一下亚洲第一高塔——东方明珠塔。天还没亮,我就被妈妈裹成粽子出发了!火车像银色贪吃蛇,把田野、小河都吞进肚子里。
来到上海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南京路步行街。刚从地铁站出来,我的鼻子就被蟹黄灌汤包勾住啦!它胖乎乎的像个小太阳,我用吸管戳它肚皮,噗地喷出金灿灿的汤汁,烫得我直跳脚,爸爸笑我是“油炸小袋鼠”。
中午家住上海的姑姑带我们去吃了粤菜,第一次去吃粤菜,感觉菜都很精致。虾饺像水晶小船在蒸笼里漂,叉烧包咧着油汪汪的嘴。我偷偷把流沙包掰开,金黄馅儿像火山爆发,烫得我“呼呼”吹气,姑姑说我像只炸毛的小猫咪。
下午在东方明珠塔排队时,我的影子从胖蘑菇变成瘦竹竿。苦苦等待3小时后,我们终于进入了东方明珠塔的内部,虽然排队的时候感觉很缓慢,可电梯嗖地以每秒5米的速度冲上云端时,我立刻变成快乐小风筝!玻璃地板上,黄浦江变成打翻的亮片罐子,货船是撒在银河里的杏仁脆,外滩大楼像插满生日蜡烛的黑森林蛋糕。
最神奇的是镂空栈道。我们上塔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脚下汽车像萤火虫在飞,马路变成金线银线编织的渔网。
在回家的火车上,我抱着姑姑送的小礼物在打盹。梦里霓虹灯变成彩虹鱼,在我的被窝里游来游去。妈妈捏捏我的小耳朵:“上海把我们家宝贝的眼睛偷走啦!”我咯咯笑着把脸埋进她怀里——才不是呢,是上海给我的眼睛装满了星星呀!
指导老师徐雅倩:
这篇作文以充满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生动地描绘了小作者的上海之行。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将上海的景色、美食以及家庭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小作者对上海之行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开学前的夜晚
杭州市星洲第二小学 四(6)班 刘亦晨
窗外的月亮又大又圆,像一盏明亮的灯笼挂在天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明天就要开学了。
这个寒假过得可真快啊!记得放假第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堆了一个超级大的雪人,给它戴上我的红围巾,可神气了。妈妈还带我去看了冰雕,那些晶莹剔透的冰雕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童话里的城堡。
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今天整理书包的时候,我发现作业本都快写完了,原来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做了这么多事情。我把新课本一本本放进书包,闻着油墨的香味,心里突然有点小激动。
新学期我要更加努力!我在心里暗暗发誓。语文课上要认真听讲,把每篇课文都读得滚瓜烂熟;数学作业要仔细检查,不能再粗心大意……对了,我还要报名参加学校的合唱团,上次听他们唱《我和我的祖国》,可好听了!
月光透过窗帘洒进来,我摸了摸床头的新校服,布料又软又舒服。明天就要穿上它,和好久不见的同学们见面了。不知道小明长高了没有,小红会不会带来她妈妈做的美味饼干,还有李老师,她说这学期要教我们写毛笔字呢!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明天要早起,得赶紧睡觉了。我轻轻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新学期的画面: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欢声笑语,还有我站在领奖台上,胸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
晚安,寒假。新学期,我来啦!
指导老师李会芹:
在开学的前一夜,每个即将迈入新学期的小朋友会想些什么呢?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细致的内心描写,将开学前的所思所想展现给大家,整篇文章脉络清晰,情绪饱满,让读者跟随小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开始展望起新学期新气象了。
饭甑蒸饭
杭州市嘉绿苑小学四(4)班 陈宋文彧
你们有没有想过,祖辈们小时候没有电饭锅怎么做饭?嗯,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不过这可难不倒聪明的人们,没有电饭锅,他们就用木头做成木桶来蒸饭,那个木桶就叫做饭甑。今年春节我就尝试了用饭甑蒸饭。你想知道怎么做的吗?那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首先我们要淘米,淘米的同时可以在锅子里烧上水。米淘好了,水也烧开了。接着就是把米放进烧开了的水里煮。我们要一边煮一边搅动,防止调皮的小米粒们粘在锅子上。瞧!那些小米粒随着沸腾的水一会儿往上冲,一会儿又落下去,好像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在水里嬉戏、玩耍。煮了一会儿后,要尝一尝米粒,如果尝起来软软糯糯的,没有硬块,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接着我们要用一个漏网把米捞起来,用开水冲一冲,放在一旁备用。然后把饭甑放进装水的锅里,开火煮。不一会儿,便能看到蒸汽从锅子里袅袅升起,白色的雾气从饭甑的缝隙里钻出,在空中戏耍起来。
这时我们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步了。先把备用的米饭放进饭甑里,盖上盖子。大概半个小时后,就蒸好了。打开看一看,洁白的米粒们抱在一起,好像给饭甑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虽然米粒们挨得很紧,但它们一颗颗又很分明,色泽晶莹,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小珍珠。闻一闻,那米的香味夹杂着木桶原有的清香扑面而来。再尝一尝,米粒软软糯糯的,美味极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可是蒸饭的这次体验让我印象很深刻,我总是想着:那时候的先辈们可真聪明,这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啊!我也要向他们学习,用智慧克服难题!
指导老师韩舒文:
作者生动描绘了传统蒸饭的过程,语言充满童趣,画面感十足。文章结构清晰,从淘米到蒸饭,步骤细致,结尾升华主题,表达了对祖辈智慧的敬佩。
登山望远记
杭州市崇文未来学校 二(3)班 张芮羽
清晨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像妈妈温柔的手在帮我擦脸。北高峰山脚下,我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扑棱着翅膀就要往天上飞。
刚出发时大家可精神了!石阶上蹦蹦跳跳的脚步声像在弹钢琴。老师举着放大镜带我们认识新朋友:翠绿的蕨类卷着俏皮的小卷发,毛茸茸的狗尾巴草害羞地点头,还有棕色的橡子躲在落叶堆里捉迷藏。我的书包越来越重,装满了初春的礼物。
爬到半山腰时,小腿肚开始打颤。晨露把石阶涂得滑溜溜的,我抓着栏杆像树袋熊一样慢慢挪。抬头一看,连绵的青山都变成了害羞的小姑娘,只露出毛茸茸的绿头顶。
“我看到山顶的小亭子啦!”不知谁喊了一声,我们突然都变成了小火箭,嗖嗖地往上冲。站在观景台时,西湖像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中,游船划过水面,留下长长的银色尾巴。
下山时老师教我们侧着身子走,双手叉腰保持平衡,活像一群摇摇摆摆的小企鹅。路过灵隐寺时,寺庙的钟声当当响起,正好是正午12点。
远远看见爸爸在向我挥手,我像小炮弹一样冲过去。给他看松塔做的“玫瑰花”时,爸爸的眼睛瞪得圆圆的:“这可比商场卖的玩具珍贵多啦!”
指导老师范晨晨:
这篇习作生动地记录了小作者在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闻,语言细腻活泼,充满童趣!小作者有着如春日新芽般蓬勃的想象力,善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万物化作可爱的生命,把登山过程写得格外有趣。
本版主持 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