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春 从医25年,先后师从多位国家级名老中医,目前为浙江省针灸学会会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员、传统中医技法弘扬人。擅长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下肢步行无力、膝关节滑膜炎、关节肿胀、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系统疾病等。 坐诊时间 咏芝元国医馆:每周三上午、周六下午。
通讯员 亦宣 记者 潘雷
78岁的阮大伯,在两年前被诊断出右侧周围性面瘫,尽管接受了治疗,却留下了奇怪的后遗症——只要一吃饭,就会不由自主地流眼泪。
“平常还好,可一到吃饭的时候眼泪就控制不住,像哭一样,这饭吃得实在糟心。”阮大伯满脸无奈,“这两年我到处找医生看,钱花了不少,可一直没什么效果”。
上个月,阮大伯看到王永春中医师专治面瘫的报道,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就诊。
“这种病症在医学上被称为‘鳄鱼泪综合征’,是由于面神经损伤后,支配泪腺和唾液腺的神经通路发生错乱导致的。”王永春中医师解释,患者进食时,本该刺激唾液分泌,却错误地触发了泪腺,所以才会一边进食一边流泪。
王医师先为阮大伯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通过望、闻、问、切,发现阮大伯存在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脾胃运化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等问题。
“按中医取象类比理论,眼泪属水。患者因为久病、年老等原因,脏腑功能变弱,导致水湿在体内泛滥,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才出现了鳄鱼泪这种异常流泪的情况。在身体其他部位,水湿泛滥还可能表现为水肿,比如下肢浮肿,或者身体困重、大便黏腻不成形、舌苔厚腻等。”王医师表示,治疗应从调节水湿代谢和脏腑功能入手,以补益气血、调补肝肾为主,活血化瘀、健脾利湿为辅。
王医师有一套自己的面瘫治疗方法:将针灸、中药、外敷贴膏以及面部功能训练指导相结合,四法合一,实现内外兼治。
针灸时,选取止泪特定穴“攒竹穴”等眼部穴位,同时搭配健脾利湿的“阴陵泉”、补益肝肾的“太溪”等穴位。中药则以补阳还五汤合杞菊地黄丸为基础,再加上一些能健脾祛湿的药材。日常配合外敷贴膏和康复训练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面部神经功能。
经过四次治疗后,阮大伯复诊时兴奋地说:“我感觉好了一大半,现在吃饭的时候,眼泪明显少多了,我还想接着治疗,争取有更好的进展。”
不过,王医师也提醒患者,鳄鱼泪属于面神经康复时的疑难疾病,治疗周期长,需要患者保持耐心和信心,持续治疗以巩固疗效。“虽然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后续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调整治疗方案。”
王医师指出,面瘫后遗症(如面肌无力、发紧、嘴角眼角倒错、联动症等)的治疗需综合药物、针灸、康复训练甚至心理干预。他指出:“西医常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或手术,但部分患者对这些常规疗法反应不佳,中医辨证施治可填补这一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