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行知小学五(1)班 杨清扬
成都是我的老家,今年寒假我跟着爸爸妈妈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不过这次我有个新身份,就是狮子小记者,这次回来,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成都边上的都江堰,那里体现着我们古人的千年智慧。
一提到成都,大家都知道是天府之国,拥有沃土良田。但你们知道成都是如何成为天府之国的么?功劳一大半要归于都江堰。都江堰是李冰父子建设的,为的是治理岷江,至今都两千多年了,依然在发挥作用,避免了水患。
曾经的岷江让人头疼:因为它挨着成都,但地势比成都高,是个“悬空河”,丰水期时会决堤,发洪水淹城,正常时它又不经过成都,无法灌浇农田。李冰父子决定治水。首先,他们在岷江和成都之间开了个口子,叫宝瓶口,所谓的宝瓶口,就是河道,把岷江水引入成都,既能灌溉农田,还能泄洪。可是光有宝瓶口是不够的,它抵挡不了气势汹汹的江水,于是,李冰父子又在岷江中做了鱼嘴,所谓鱼嘴,就是一块斜坡形状陆地,尖部像鱼嘴,拦在岷江中间,把江水分成内江与外江。最后还有一处叫飞沙堰,就是在鱼嘴靠近宝瓶口处开了一道口子,进行二级分流,水很多的时候,内江的水可以从这个河道流向外江,而且聪明的李冰父子还利用这个飞沙堰,形成回旋,使得河流带来的泥沙不会在宝瓶口聚集。你们看,都江堰简直就是一套互相关联的机关,使得大自然与人们能和谐共处。
古人的智慧直到今日依然在为我们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我们真是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本领,能解决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我也真为我是中国人骄傲,我们的文化中有那么多智慧,要珍惜和传承。
同学们,也欢迎你们有机会到成都来看看我们伟大的都江堰工程呀。
指导老师欧阳早仙:
文章以都江堰为主题,充分展现了小作者对这一古代水利工程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悟,将都江堰的智慧与伟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一伟大的工程之中,亲身感受其魅力。同时,文章还巧妙地融入了小作者的情感与感悟,表达了对都江堰造福万代的赞叹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并激发了文化自信,践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