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平区塘栖第二中学
九(9)班 朱雨妍
大年初三的西湖还笼着薄雾,我和两个哥哥被大伯从民宿喊醒:“今天不带手机,咱们用这个——”他抖开一张皱巴巴的西湖手绘地图,边角用红笔圈着几个歪扭的星星,“谁能集齐五枚铜钱印章,就是赢家!”
断桥上挤满拍照的游客,穿红袄的嬢嬢们举着丝巾在石碑前轮流摆姿势。我们猫腰研究地图上的标记:“‘孤山不孤,长桥不长,第三棵柳树藏惊喜’……”大哥突然拽着我们往西泠印社跑,“去年在这儿买过拓片,门口有棵老柳树!”穿过糖炒栗子的香气时,二哥突然蹲下——青石缝里躺着一枚褪色铜钱,系着半截红绳:“会不会是大伯藏的?”
正午的阳光驱散雾气,我们在湖心亭的木椅上发现第二个线索——椅缝里卡着半张被茶渍染黄的报纸,标题写着“1985年西湖灯会盛况”。大哥对着亭柱斑驳的刻痕比划:“这划痕像不像箭头?”二哥已经脱了外套往荷塘边的木栈道钻:“第四根木桩!你们看,桩子缠着红布条!”
扯开被风吹雨淋成灰白色的布条,三只拇指大的布老虎滚了出来,虎头绣着我们的生肖。翻过布老虎,背面用金线绣着“去白堤找卖麦芽糖的老周”。
白堤尽头的小推车前,戴绒线帽的老头正搅着琥珀色的糖浆,铁勺一甩便拉出金丝。他笑眯眯地递来三根竹签:“照老规矩,转盘指到哪个生肖,糖画就画哪个!”我们屏息盯着转盘,糖勺却在竹签上绕出三个字——“自己画”。二哥手一抖,糖丝糊成了胖兔子;大哥的“龙”像扭动的蚯蚓;我的“虎”干脆笑裂了嘴。
夕阳斜斜铺在湖面时,大伯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举着手机拍我们沾满糖渣的囧样。“您怎么知道我们会找到这儿?”大哥狐疑地问。大伯指了指卖糖葫芦的摊位——老板娘手腕上的红绳和我们捡的铜钱绳一模一样。
暮色里的西湖亮起灯笼,我们踩着碎石子路往回走。卖定胜糕的阿婆掀开蒸笼,热气模糊了她的老花镜:“最后一笼喽,里头塞了彩头!”咬开软糯的糕皮,我的牙齿磕到一枚塑料小鱼——鱼肚上刻着“新春如意”。原来所谓“新春在路上”,不过是有人把旧时光里的糖丝、针脚和糯米香,悄悄糅进今天的风里,等着少年人一低头,发现衣角早已沾满星星点点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