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雄兵·撬动全球——走进浙江特色县市区 寻找“小而强”的力量

一辆叉车,何以制霸全球18年?

2025-01-17

记者 张钱 通讯员 张泽民 许旺炜

长兴,地处浙江省北部,古称长城,因城狭长而得名,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早些年,煤炭资源一直是长兴的优势所在。四面环山,中部较低,属于一个小盆地地形,这样地形之下储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当地还有一个小镇,叫煤山镇。

这周,我去了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工厂,谁能想到,1986年,这家企业只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煤炭机械集体企业,30多年后,它会成为国内物流装备行业的领跑者。

自主研发,填补国内空白

谢建文是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副经理,一路带我走进工厂焊接区。

随着技术人员通过集中式控制器发出指令,多台机器人协同焊接。“生产效率提升了56%,以前人工焊接的话,一台叉车需要8分多钟,现在4分钟就能焊接好。”

这里汇聚了数字化车间、无人化作业、自动化立体仓库等一系列先进制造环节,并充分利用工业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大大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去年杭州亚运会期间,诺力自主研发的102台产品也进入现场,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其中,新能源搬运车37台、平衡重式锂电叉车62台、10吨级叉车2台、正面吊1台,主要应用于亚运会大小场馆的器械及物资搬运。

“长兴的叉车产能占全国的1/3”,现场工作人员说,他们正在赶制发往欧洲、北美的新能源电动叉车,奋力夺取2025年度的“开门红”。

现在的诺力,和“智能”同名。

他们自主研发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智能化物流成套系统,填补了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化生产物流集成系统的空白。

截至2024年6月,诺力已拥有63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8项,国际专利4项。

在轻小型搬运车辆领域

连续18年全球销量第一

现场,诺力大车研发中心内燃叉车研究所副部长吕文文说起他们全新系列内燃叉车,很是自豪。

叉车高2米多、重4吨多,看似普通,却是他们顺应市场而变的“奇招”。

近年来,电动化和国际化是叉车行业的新增长点,也是国内诸多叉车企业的转型方向。

诺力一直以来主攻电动叉车,在轻小型搬运车辆领域,连续18年全球销量第一,出口比重高达七成左右。

然而,诺力去年却“反其道行之”,不仅把心思花在了内燃叉车上,还想啃下国内市场这块“硬骨头”,“反向操作”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补齐产品线,‘补课’国内市场,主动学会‘两条腿走路’,深挖市场潜力,调整产品结构,才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找到更好的机遇。”诺力股份董事长丁毅解释。

诺力集团执行副总裁徐松屹分享了一个近期招投标中遇到的情况:国内大客户发了一个组合采购包,要求七成电动叉车、三成内燃叉车,但不能出现两个品牌,以便售后维护保养。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诺力开始深入布局国内市场。

打造智能物流装备行业的“未来工厂”

“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不仅提供设备,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提供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

海外营销中心梁梅芳表示,“我们在德国、法国分别布局了物料搬运设备研发中心和集成系统研发中心;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有11年的生产经验……”

另外,在海外仓方面,前两年已经建成越南和俄罗斯两个海外仓,今年扩大了美国仓库面积,扩充了技术服务团队。

去年,位于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吕山万亩平台的“诺力智能物流装备未来工厂”项目动土开工,项目将建设智能化机加工、智能化焊接、智能化喷涂、智能化总装四类产线,旨在打造智能物流装备行业领先的“未来工厂”。

项目建成投产后,具备年产5万台新能源叉车生产能力。作为诺力的五期工厂,未来先进的电动叉车和内燃叉车等产品都将在这里完成生产,走向市场。

数据

2024年度,长兴县亿元以上项目开竣工200个,总投资超600亿元,涵盖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智能装备、数字产业等“1+4+2”主导产业。其中的“4”就包括新能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数字产业。

观点

省大人代表

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搬运车厂厂长包明

作为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发挥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当下智能制造变革对物流技术产生了新需求,而智慧物流是能够满足智能制造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诺力通过自身在绿色、智能技术创新应用方面的探索,踊跃投身实践,推动行业绿色发展与智能化升级。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绿色转型成效,共同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