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导图来做看图写话 还能让短文变长文

2025-01-12

记者 陆颖

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很害怕写作文,一拿到看图写话,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看着图画貌似懂了,又写不出来,更是写不多?杭州市余杭区闲林小学的朱佩茹老师带来了看图写话的“武林秘籍”,按照朱老师步骤做,可以轻轻松松拿高分。

一张图画要怎么描述出来?朱老师在和小记者们互动中鼓励大家仔细观察,把一张图上的元素都细致地找出来,越多越好。朱老师说:“我把图去掉,在外面加一个框,就成了最简单的思维导图——框图。框图只列出了事实,不能放观点。”

框图画好了,下一步明确主人公,避免文章走偏。接着找出元素之间的关系,试着用元素和它们的关系来写话,就像平时说话一样。

朱老师说:“框图有五个写作技巧,第一罗列图片中的元素,主要找人物和事物 第二,圈出主人公;第三,找出人物和其他元素之间的关联;第四,把关联写成一句句的话;第五,组合、补充、整理并写成一段话。”

有时候一张图里会有很多元素,要不要把所有的都写进去?朱老师说,低年级学生只要求围绕主人公和主要事件以及挑选个别重要元素形成一段文字就可以了。

朱老师将框图的元素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又给小记者们介绍了一种新的思维导图——中心导图。为了让文章更有顺序,朱老师引入了写作的五要素:时间、人物、地点、工具、动作。

那怎么把文章写长?朱老师建议用问题来拓展思维。可以针对写作五要素提问,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怎么做等,这样就可以把文章写长、写生动。

文章写长,但要写生动却不容易。朱老师还提供了三大法宝,一种是动作写作法。动作让文章变得动感十足,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首先要在静态的画面里找到动作,哪些地方可能会有动作;另一种是加入修辞写作法,比如比喻、类比、拟人等,让文章看起来有画面感;第三种是加入五感法,比如听觉、视觉、嗅觉等,在写的过程中,让事实和五感穿插进行,一层描述一层感受,这种如同五花肉的写作法,使文章看起来很有层次感。

朱老师说:“思维导图让作文变得有顺序,通过五要素变得有中心,再加上动作、修饰手法和五感法,文章就变得更好了。”

会写一张图了,那么多张图怎么写呢?“多张图片的写作是有规律的。大多数多张图的写话都可以分为:发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解决这三个模块。按照这个思维可以很好地找到图片的顺序,清楚地进行思考。”

一篇好的文章,特别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怎么把开头写得更吸引人?

朱老师表示可以结合五要素进行拓展,巧妙运用四大技巧:场景描写、勾起疑问、引出话题以及运用对比;而好的结尾最好有变化、有延伸性,比如与开头相比较,主人公前后有什么变化,未来是否有延续的可能等。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朱老师受到现场小记者的一致好评,通过线上直播观看讲座的家长和小记者也表示收获很多。有小记者说“我学会用框图来写句子了”,也有小记者说“我喜欢五花肉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