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患者同样是高血压

尉平平主任中医师 却给他们开了完全不一样的方子

2025-01-11

尉平平 主任中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从医40余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系病结节、哮喘、咳嗽、肝胆病、慢性胃肠炎、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盗汗、头晕头痛、各种神经痛症、甲状腺结节、过敏性鼻炎、皮肤病、肿瘤康复,以及妇女月经病、乳腺病、不孕不育、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 坐诊时间 咏芝元国医馆:每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浙江省名中医馆分馆(浙江省新华医院门诊五楼):每周二上午; 胡庆余堂国药馆(第一门诊部):每周日下午。

记者 谢谨忆

梁大伯今年84岁,身体一直康健,但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他发现自己起身时经常会眩晕一下子,过两秒才觉得站稳。

他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血压高了,收缩压达到了187mmHg(正常血压标准为收缩压90mmHg-140mmHg,舒张压60mmHg-90mmHg)。

当时医生建议他马上吃药,但梁大伯对吃药比较抗拒。

“我从你们报纸上看到尉平平医生会治高血压的,就想试试中医。我第一次去尉医生那里,当时血压是180mmHg/100mmHg,我就问她,能不能治好?需不需要一直吃药?她说给她三个月时间,三个月里给我血压调到正常平稳,以后也不用一直吃药的。”

梁大伯当即和尉主任达成“协议”,认真按医嘱吃三个月中药。

大约吃到14天的时候,梁大伯量了下血压,已降至120mmHg/65mmHg,但头晕的症状还有;吃了两个月时,大伯的血压基本都不会超过140mmHg/80mmHg,头晕的情况也基本消失了;这剩下的一个月,他只需把“协议”里配好的中药吃完,巩固巩固。

“我觉得很满意的,尉医生跟我说好了,以后天气变化剧烈的时候再去她那里吃一下中药就行,平时可以不吃的。”

76岁的钱阿姨从更年期开始已经有25年的高血压史,起初她每天服用1颗降压药,效果尚可,但近两年得过新冠后,她的血压有点控制不住了,收缩压每天都在170mmHg-176mmHg之间,偶尔降到160mmHg,那都算好的情况了。

医生给她把降压药加到每天2颗,没有用;医生再加到每天3颗,她不肯吃了。

“我就来找尉医生了,尉医生胆子真是大,直接叫我把降压药减到1颗,再加中药。一般医生可不敢一开始就叫我减药的哦。可尉医生的方子确实有效,我按她的方法吃了两个星期,收缩压就控制到了140mmHg。”

尉主任分析了这两个病例,她说,老年人对血压的要求可以比标准范围再放宽一点,上限控制在150mmHg/90mmHg就可以了,不过从中医的角度说,两位患者发病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梁大伯属于阴虚阳亢,是虚证,需滋阴降压,药方里会用上太子参、党参等;钱阿姨则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属实证,要清肝平肝,潜阳降压,药方里会用上苦丁茶、珍珠母、夏枯草等,辨明根源、对症用药,才能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