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航一航班突发意外,机舱内有大量烟雾,紧急备降。 视频截图
记者 成嘉怡 董吕平
12月1日,网传四川航空成都飞厦门的航班疑发生意外,备降桂林后飞往厦门。
据了解,航空公司客服工作人员回应:涉事航班确实备降桂林,“目前只能核实这个航班已经平稳落地,但是其他客舱内的情况暂时还不了解”。
视频里,机舱内有大量烟雾,部分乘客站起来检查四周,其他乘客也在旁观望。
此事经报道后,@美丽川航 官方账号留言回复:“11月30日成都飞往厦门的3U8925航班起飞后,客舱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出现烟雾,乘务组、安保组迅速响应、有效控制,未进一步影响到客舱设施设备安全及客舱秩序。”
“为保证飞行安全,机组按程序处置,果断决策,飞机于18:38就近安全备降桂林,完成相关安全确认工作后再次起飞,于当天21:29将旅客送抵厦门。”
此前,乘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在飞机、大巴等公共交通上自燃、爆炸的事故,已有多次发生。
飞上海一航班 充电宝突然起火爆炸
亲历者说:“太慌了,紧急备降香港……”
今年2月19日20点左右,“一只特立独行的豚”在网上发帖说,长滩岛回上海的航班上,有人用充电宝炸了,机舱烟雾缭绕,现在备降香港机场了。
快报记者联系到这位网友,她说,自己乘坐的是菲律宾航空航班RW602,当时飞机都快飞到汕头了,决定折返回香港备降。
“飞机上大部分是旅行社包机的游客,有180人左右,我的座位在后排,距离事发点有点远,就看到烟雾很大。”
这架客机在香港备降了3个小时左右,消防和警察逐一检查后,再次起飞回到上海。
回杭的亲子游大巴上
家长包里的充电宝突然一声闷响,几秒后蹿出火苗
今年3月,一则“高速大巴车乘客充电宝突然起火”的视频在网上传开。
3月18日,快报记者联系到大巴车驾驶员蒋师傅,他说事发是在3月10日,他开着旅游大巴从建德回杭州,离南庄兜出口十多公里时,有个乘客双肩包里的充电宝突然发出闷响,自燃了。
蒋师傅说,这是一次亲子游活动,行程结束返回杭州,车上有20多名乘客,主要是小孩和家长。“当时我在开车,听到乘客说起火了,就赶紧在应急车道停下车”。
“就几秒,火很大,还好其他乘客发现着火,用脚踩双肩包,很快灭掉了,我停下车的时候,就只有烟了。”蒋师傅说,当时过道旁边有个小孩,火苗突然蹿出来,把小孩的头发烧了,还好其他部位没受伤。
到了目的地,蒋师傅详细问了下情况,乘客说这个充电宝已经用了好几年,一直放在包里,很少用。
充电宝“上”飞机有哪些规定?
昨天,快报官微推送了这条新闻后,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说,“吓得我默默地把充电宝放进了行李箱”,立马就有网友指出,“充电宝要随身带的,不能托运。”“旅客可以携带充电宝上飞机,但肯定不能使用充电宝。”
那我们乘坐飞机出游时,带充电宝有哪些规定?
关于容量:飞机上充电宝的容量有严格的限制。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无须航空公司批准;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但大于160Wh的充电宝,是不可以带上飞机的。
关于携带:充电宝必须是旅客个人自用携带;充电宝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随身携带,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同时需要注意,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充电宝。
关于使用:在飞行过程中不得使用充电宝给电子设备充电。对于有启动开关的充电宝,在飞行过程中应始终关闭充电宝。
为什么充电宝充电会炸?
网友“kajia”问:有人可以科普下,为什么充电宝充电会炸?
有网友留言回复说,手机、电脑里的电池作为工作电池,使用时电流很小,不会导致大量发热,相对安全。充电宝内有电路板,在充电时进行升流升压,否则充不进去电,内部电池组就会产生大量热量,质量不佳的电池组的绝缘层可能在气压变化和升温的双重作用下失效,进而燃烧爆炸。
充电宝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爆燃?
国家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曾发文表示,在无法散热、过度充电、伪劣产品、挤压、频繁使用等情况下,充电宝可能发生自燃、爆炸。
中国民用航空局2019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通用航空短途运输旅客携带锂电池乘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规定,锂电池属第9类杂项危险品。
短途运输旅客乘机携带的手机、充电宝、电脑、相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均含有锂电池,在飞行过程遇到碰撞、挤压、高温等情况时极易发生因锂电池内部短路导致的冒烟、起火,如处置不当,可导致通用航空器失去配载平衡等重大安全风险,对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安全运营带来严重威胁。
同时,要严格落实旅客携带锂电池乘机安全管理要求,只允许随身或手提行李中携带符合标准要求的含锂电池电子设备、充电宝及备用锂电池,不得托运,并要求旅客在飞行过程中不得使用充电宝,确保充电宝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并防止意外启动。
充电宝着火是用水扑灭
还是用干粉扑灭呢?
今年1月,南航航班行李架内充电宝起火,空姐用水灭火遭质疑“不专业”。对此,消防专家表示用水灭火就是正确操作!而用干粉灭火器给锂电池灭火,反而是极其危险的。
杭州消防支队宣传科副科长杨博轩说,充电宝着火用水扑灭更合适,“充电宝发生明火的情况下,使用大量的水灭火,可以同时降温防止复燃。使用干粉灭火仍旧有复燃的可能。另外如果充电宝只是冒烟还没有产生明火,应该先拔掉电源,扔在空地上,防止引燃周边可燃物。”
怎么选购充电宝?
日常使用要注意什么?
国家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发文表示,购买充电宝要认准正规厂家生产的通过国家3C认证的产品。
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消费提示的五类产品中,就包括移动电源(充电宝)。消费者在购买时,要选择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选购执行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产品,向经营者索取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并检查产品外观。
使用中要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充电,充电后及时拔下充电插头,发现接口异常过热要停止使用,不慎跌落或撞击后要检查产品,如果长时间不使用,要防止接口与其他金属物品接触发生短路或异常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