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桂花

2024-11-02

杭州市人民小学四(3)班 葛奕诚

九月,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校园里的桂花更是香气迷人。下课时,快步小跑,探桂寻香。放学时,久久不愿离去。

桂花小小的,比我们的指甲盖还小,有着四五片芝麻大小嫩嫩的花瓣。花瓣里有着几根短短的雄蕊,被雄蕊“保护”着的是一根雌蕊。雌蕊的个头就要比雄蕊大一些了,毕竟蜜蜂要在雌蕊上采花蜜嘛!

桂花通体为黄色。有些黄得深一些,浓郁些,如金桂和丹桂;有些则黄得浅一些,淡雅些,如银桂、月桂和四季桂。它们凌乱地长在桂花树上,有的傲慢地站在枝头,不屑地看着其他桂花;有的很胆小,躲在桂花树叶下不肯探出小脑袋;有的既不傲慢也不胆小,每天喝着露水,晒着太阳,懒洋洋地躺在枝上睡大觉。桂花数量多,长势热烈,但花期短,满城尽是桂花香的日子一年仅半月,令人格外珍惜、留恋!这喜人的繁密啊!

突然一阵秋风吹过,桂花枝随着风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就在这时,一阵淡淡的香气飘进了我的鼻子,这沁人心脾的桂花香,让正准备打篮球的我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抱着篮球又一步步走向桂花树。当我再次来到桂花树前,桂花的香味更浓郁了。这时,一向不爱花草的爸爸也闻香而来,“嗯,这里的桂花香气可真浓郁,应该是哪个品种的桂花吧,呵呵,我好像不记得了。”是啊,桂花品种众多,我虽没有进一步研究,但知道它们都很小、很团结、很香、很短暂,它们在人们的赞美中欣然怒放,又在人们怀念时默默蓄力。

总而言之,桂花的气味、形状、数量和大小等已经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中。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桂花可以成为家乡杭州的市花。

指导老师柴旻雯:

小作者将生活与学习完美结合,有细腻且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仔细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热爱科学,将桂花用于生活的种种美好,让杭城十月“桂事”跃然纸上,此文,如一叶金秋明信片,值得珍藏!

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学三(4)班 章杨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周末上午,我参加了爱写作的狮子组织的“漕丁历险记:找寻遗失的时光宝图”活动,参观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分组挑战,体验了运输粮食的不同方式,了解了古代和现代的科技发展。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粮食运输”环节,老师让我们每人拿一根筷子摆成三角形,把象征粮食的物资球放在上面送到收集筐里,考验了小组成员的协作和默契,让我体会到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这个在后续的“拼图”探索中得到了验证。

博物馆中,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文物、图片和模型,述说了古代运河两岸的繁荣景象。京杭大运河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虽然现在运河的漕运方式已被现代的各种运输方式所取代,但运河留给我们的精神内涵将永远被牢记。

指导老师陆嘉安:

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流动的文化,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章杨同学在运河博物馆里参观、学习与体验,而后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化为生动有趣的文字,更是让运河文化通过自己的文章“流动”起来,流入同学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