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 董齐
本报讯 “味精和盐的盖子弄混了,要换回来,这种小细节还是要注意。”
昨天一早9点多,义乌市北苑小学食品安全副校长朱凡和学生家长代表等对学校食堂厨房来了一次突击检查,最终的检查结果让大家非常满意。
朱凡的真正身份是义乌市场监管局北苑市场监管所的副所长,今年9月1日开始被聘任为北苑小学食安副校长,而整个义乌和他一样的食安副校长目前总共有20位,未来将有更多的食安副校长上任。
据了解,义乌此举在省内还是首创,目前聘任的均是市场监管所副所长,聘期为2年。
作为一个人口大市,义乌拥有154所中小学,在校师生接近30万,为保障师生们“舌尖上的安全”,义乌市教育局一直在努力改革推动校园食品安全。
全市中小学所有食堂全部纳入统一招标配送,杜绝食堂采购监管盲区,设立“12分制”监管办法;启动金华市“全链条阳光守护”食堂数字化管理试点,动态公示“基础信息、物联检测、阳光云视、食材集配、智能台账、人员管理”;在“明厨亮灶”全覆盖基础上,为50所学校配备了智能验货机,避免人工验货安全廉政风险。
“为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服务模式,今年率先在全省推出了食安副校长的制度,9月和10月已分两批聘任了20位市场监管所副所长为学校食安副校长。”义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朱凡就是首批上任的食安副校长,不过他的工作在暑假期间就已经开始,全程参与了北苑小学食堂的改造过程。
“看完现场发现就餐区域和洗碗间放在一起,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备餐流程也有问题,工作人员和食物同个通道进入备餐间,现在都已调整,就餐区和洗碗区隔开,工作人员通过预进间进入备餐间,食物则从电梯进入。”朱凡说,针对食堂管网和缝隙多的地方,避免老鼠进入,这次改造也都进行封闭式处理,不留下任何可能空间。
“现在食安副校长来了,更多的是专业做法,不需要我们再去摸索,有什么问题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我们也能及时调整。”北苑小学负责食堂的老师方春梅感觉轻松了很多,很多专业的问题不需要再绕一大圈去请教专业人士。
“按规定,食安副校长每月至少要去学校一次,指导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制度,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状况都要掌握。”义乌市教育局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大力推广聘任食安副校长这一制度,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