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视觉智能第一城” 重点看“中国视谷”

2024-09-30

记者 宣涛 萧山微融圈 毛越 陈齐齐

自2022年10月8日启动建设以来,位于萧山湘湖畔的“中国视谷”日新月异。

“中国视谷”纳入部省合作协议、入选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国视谷”展厅正式亮相、视谷创新中心全面启用、“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开建、全省首个3D视觉产业园开建……

两年来,围绕打造国家经济新地标,“中国视谷”在新赛道提速、产业地标打造、生态化发展上持续发力,加快构建以“视觉智能”为核心产业链的智能物联万亿级产业生态圈,助力杭州跑出了冲向“视觉智能第一城”的速度与激情。

在“中国视谷”开工建设两周年之际,我们走进视谷创新中心,探访“研”值高、创新强的视觉智能“新秀”企业,探秘“中国视谷”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之道。

活跃在亚运会各角落的云象机器人

成为智能化工厂里至关重要的一环

杭州云象商用机器有限公司位于视谷创新中心2号楼7楼,一进门就能看到机器人测试区,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清洁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清洁地面的性能测试。

“‘云象’孵化于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牵头成立,主要深研商用清洁场景。”云象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核心团队拥有超过10年的移动机器人技术经验,并不断实现技术迭代升级,根据场景驱动,目前已发布了4款产品,销往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落地项目超过500个。

杭州亚运会期间,云象机器人就出现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杭州大厦501、东方润园和中天云望小区、杭州未来科技城医院、华为研究所等多个场景。

基于3D激光传感器技术,云象机器人可以构建全场景高精地图,实现精准定位。同时,配备了多项安全防护传感器,也让机器人具备了更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

“这些室内大空间的地面清洁,对于人来说是一个简单重复、高强度的劳动,交给机器人来做很合适。目前云象在工业、地下车库等高动态、场地变化较大的复杂场景下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能够实现长期稳定运行。”相关负责人说。

与同行业的商用清洁机器人相比,云象机器人还在智能化工厂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机器人卓越的协同规划和智能调度能力,能够与穿梭在工厂间的自动引导车(AGV)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协同作业,互不干扰。

去年“双11”当天,云象正式搬迁到“中国视谷”创新中心园区,依托视谷丰富的资源,已经形成了依托视觉的产业联盟,上游与海康威视、大华科技等龙头企业紧密合作,下游与零部件供应商实现了技术创新与供应链优化的双重飞跃。

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市场普及,机器人能在复杂环境中对重复性劳动更高效和稳定地工作,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本增效。未来商用清洁机器人会成为业主、物业清洁解决方案的必需品。

浙江省首台齿科3D扫描仪

仅需数分钟就能获取口齿信息

在“中国视谷”展厅里,一台牙科床总能吸引访客们的围观。它的核心是由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第3代口齿扫描仪。

“通过轻便小巧的口齿扫描仪,医生在几分钟内就能获取患者的口齿信息,全口误差控制在50微米以内,省去了以往咬牙模、翻制石膏模型等繁琐环节。”工作人员说。

“再通过其3D打印机在2-3小时内即可完成牙齿种植,极大提高患者诊疗效率。”

早在2004年,先临三维便踏足3D打印及三维扫描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科技,也牵头或参与了多项计量技术标准的制定,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齿科扫描仪成功认定浙江省首台套产品,并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占比超过60%,使先临三维成为对标丹麦3shape、韩国美迪特两大全球顶尖的牙科企业,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

除了齿科医疗,先临三维的三维扫描系统,还广泛地应用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重工机械、电子电器、艺术文博及康复医疗等领域。

而就在介绍第3代口齿扫描仪展台的不远处,由杭州智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同样引人注目。

它将人工智能用于细胞识别,可以快速识别白血病,骨质增生等骨髓类疾病,攻克了病理诊断中最难的骨髓细胞检测。

“细胞检测医生一天大概在显微镜下观察1000个细胞,按一份200个算,一天只能完成5位患者的细胞识别,因此智能化、专业化的仪器检测显得尤为必要。”工作人员说。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是全球顶尖病理诊断公司数年来试图研究攻克的成果,目前率先在中国、日本、欧洲上市。智微信息也是目前全球唯一骨髓细胞检测供应商。”

从“跟跑”变为“领跑”

打开视觉智能产业发展新通道

“中国视谷”是杭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布局落子,省市从资金、空间,到技术、人才、政务服务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方面,为其加速赋能。

有专家说,如果给新质生产力一个定义,那就是从“跟跑”变为“领跑”。

以先临三维为代表,领跑的高精度3D视觉技术,不仅为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电器等行业注入创新活力,还成为“中国视谷”发展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的“底层技术”。

“眼下,‘中国视谷’正构建以3D视觉、3D打印为引领的产业生态,推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数字安防等重点产业的跃迁。”“中国视谷”相关负责人说。

“特别在视觉智能产业,‘中国视谷’计划通过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链条活动,创造更多的原创性成果,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以萧山、滨江为双核引领的“中国视谷”窗口园区已成功落地吉利极电电子、德博曼智能家居和海外总部、矽力杰芯片测试、先临三维、云尖信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总投资217亿元,从“项目”到“链群”,助力视觉智能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前不久,全省首个3D视觉产业园在“中国视谷”未来产业社区内开建,未来依托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这里将汇聚全球顶尖的3D打印技术资源,引进3D核心器件、3D视觉软件及设备、3D打印设备及材料、3D应用服务等研发生产企业,构建起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此外,今年‘中国视谷’还将全力实现‘ 名片、名园、名企、名品、名人’这五方面提质增效,加快打开视觉智能产业发展新通道。”相关负责人说。其中,“名园”和“名企”方面,将加快推进“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中国视谷·视觉数据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未来,将力争全市视觉智能产业营收突破8000亿元,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形成千亿级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按照“一年起势、三年成型、五年成效”的发展目标,塑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的核心增长极、成果转化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