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风格与中国北宋的书法艺术》

2024-08-11

新书推荐 记者 潘卓盈

[美]石慢 著 张荣芳 译 祝帅 校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年7月

米芾是11世纪一位成就斐然的书法家,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著名人物之一。美国艺术史学者石慢将米芾的各种资料融会贯通,深入考察了米芾所在年代北宋时期的文化、社会与政治,尤其是米芾对文人艺术的推动作用,呈现出米芾特立独行的生活和书法艺术,以及北宋整体书法面貌和艺术风格的形成。

《彼美淑令——

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

罗新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6月

一个多世纪以来,北朝墓志的出土大大改变了中国中古史料的基本景观,为中古史的新视角和新叙事提供了可能,其中聚焦于北朝女性个体生命史的书写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书尽力描摹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讲述一个个具体的女性故事,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生际遇的女性故事,合起来,力图展现一个不同以往的北朝历史画卷。

《这个世界会好吗?(续编)》

梁漱溟/口述 [美]艾恺/采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6月

与前作相比,《这个世界会好吗?(续编)梁漱溟晚年口述(1984—1986)》中的问题设计更侧重于梁漱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名人的交往。梁漱溟是二十世纪独特的见证者,他的生命贯穿了二十世纪前八十年中国的每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本书是梁漱溟先生与美国芝加哥大学艾恺教授于1984 年、1986 年二度对谈的记录(1980 年初次访谈后整理成书,即为《这个世界会好吗?》)。年逾九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思维清晰、娓娓道来,畅谈民国风云,自述与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章士钊、梁启超、陶行知、李济深、阎锡山、黄炎培等人的交往;讲述他投身乡村建设、发起民主同盟、创办《光明报》期间的种种轶事趣闻,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是中西交流的独特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