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位老师走访5000户家庭

40℃高温下,锦绣育才教育集团老师正在全员家访

从学校创立开始,已坚持25年

2024-08-03

记者 张娜

这两天,杭州持续高温,多次超过40℃,冲上全国高温榜。

很多新初一的老师不惧高温,正在家访,其中就包括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的老师们。记者跟随育才集团4位老师,在征得家长同意后,走进四户家庭看一看。

昨天,爱写作的狮子微信号发出这条新闻后,迅速在朋友圈刷屏,留言高达上百条,很多已经毕业的家长转发、留言。有家长说三年前的第一次家访还历历在目,也有家长说:“过去三年,老师多次来家访,帮助儿子良多,中考也考进自己心仪的学校。感谢育才。”

自备鞋套 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组合家访

早上10点,记者和锦绣中学的冯晨老师在校门口碰头。冯老师今年29岁,已带出两届学生。刚毕业的这届学生成绩非常好,是网上热传的“神仙班级”。再当班主任,冯老师游刃有余,已把45名学生的家,设计成一条超详细的路线图。

科学老师施念也来了,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组合家访,是学校多年的传统。

先去住在学校对面的小林同学家,到了门口,两位老师掏出自备的鞋套,进了屋。冯老师邀请小林坐在两人之间,先看作业。

7月初新生入学仪式后,每位同学领到两本《假期育才》,每天各学科都有一页作业要完成,周末休息。作业提交后,老师大多会在当天批改,给出反馈。

冯老师看到有篇古文上做了批改和标注,问他平时的做题习惯,温和地给出建议——预习作业,尽量不用平板查,建议用工具书去查,独立思考后写出答案。

整个家访中,两位老师没喝一口水,出了门后连喝几大口。“我们有规定,自备水,不给家长添麻烦。”冯老师说。

这么热为什么要家访?

将近11点,外面更热了。老师们开车去小孙同学家,车在地面停着,门打开,座椅都是烫的。

小孙有些内向,冯老师就先鼓励他:“我要来亲眼看看语文金老师说的最优秀作业是什么样的,你的作业一提交,金老师就发我了,说是其他同学的榜样。”

冯老师教文综,施老师教科学,除了这两门课,两人还详细说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反馈。“今天虽然是我们两位老师上门,却是带着全科老师的嘱托来的。”

11点55分,家访到了女生小叶家。冯老师说:“上次在学校,我看到小叶同学在画画,画得挺好。”“学军小学毕业的孩子,兴趣爱好都很广泛,我也是学军小学毕业的,也是锦绣中学毕业生,是你的双料学姐,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我。”施老师接上话头。

两位老师很有亲和力,不知不觉就聊了40多分钟。临出门前,施老师摸摸小叶的头:“学妹,学姐的嘱咐记牢哦!”

12点40分,三户家访结束。记者忍不住问:“这么热为什么还要去家访?”

冯老师猛灌了几口水,说:“因为有必要。小升初的第一个暑假是‘三不管’,小学不管了,中学管不着。很多爸妈觉得中学苦,干脆让孩子‘没人管’,放松玩一次。就是这个特点,导致相当一部分同学开学两周还适应不了。所以按我们育才集团的特点,操心多一点,管得多一点,把暑假的活儿主动揽过来,让孩子们在旅游度假、运动放松之余,提前为初中的学习生活,进行作息、学习习惯上的准备。”

现场“爆改”时间规划表

育才中学的班主任倪晓阳,已经家访近20户。倪老师也是29岁,教龄7年。老师们评价他是天生的班主任,带的每届学生,师生关系都特别好。

下午,他穿着校服,拎着公文包,和物理老师谭肖杰来到西湖区某小区门口,男生小沈同学和妈妈已在等候。走进家里,倪老师看看小沈的练字本,再对比作业,说:“练字本上写得不错,但落实到作业,没有特别提升。”他当即给出几条实用建议:第一周,先把选择题的“ABCD”写好;第二周写好填空题,都是单词;第三周把简答题的字写好,主要是句子。循序渐进,三周21天,能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这个暑假,小沈还做了详细的时间规划表,也请倪老师看一看。

倪老师表扬小沈后,给出建议:“我建议每天一小时的有声朗读,能锻炼语感,也对接开学后的学校作息。这张表还缺少一个内容——评价标准。量化了才更有效。”

倪老师又来到小沈的房间,打量了下房间布局,说:“如果可能的话,把书桌换个方向,摆在门边。做作业时打开门,家长路过就可以随时提供帮助。或者,干脆摆到客厅。在客厅学习能锻炼抗干扰能力。目前班里已经有七八名同学的课桌搬到客厅了。”

走出小沈家,倪老师自带的一瓶水已经喝光了。记者看着他的包有些鼓,原来里面还有一件T恤。“夏天易出汗,一身大汗地去学生家里有些失礼,所以自备了干净校服好替换。”他说。

坚持25年全员家访

学校有套细节满满的“家访标准”

目前,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的新生家访工作,根据老师们的个性化安排,仍在进行。家访工作怎么做,学校有一套细节满满的“育才标准”。

初一新生家访前有8要点,分别是每个学生的表现要了然于胸;备好防晒伞、防中暑药、水和一次性鞋套;访前一周和家长确定时间;等等。

家访中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孩子上下学路线,花费时间;孩子与家人相处的模式;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等等。除了初一新生家访,还有初二、初三的暑期家访、学期中家访等。

“其实学校也不建议这么热的时候,老师在马路上跑,但大家早早就安排起来了。”育才中学校长助理徐燕儿老师说,家访是世界基础教育的中国特色,现在有了各种现代技术,高楼大厦林立,人与人的物理距离近了,心理距离却远了,其中就包括师生关系。“那么家访就是非常好的补充手段,当你走进学生家里,在他平时吃饭、睡觉的地方,和他聊聊天,是在学校教室、办公室里和学生聊天,根本无法替代的。”

锦绣育才教育集团从2000年创立开始,坚持25年全员家访。这个暑假里,集团杭州片区500位老师,5000户家庭,每位老师,每户家庭,都要走一遍。也正是因为老师们的倾心投入,所以才有了育才在老百姓心中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