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许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到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参观。不少人发现,许多名校的参观预约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火爆的需求也让有些人动起了歪脑筋。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公布了这样一起案件,揭开了黑客、黄牛、旅游从业人员等参与其中的倒卖高校参观票的黑色犯罪产业链。
“黑客”开发抢票软件
一张参观票抽利三成
李某某是某公司技术员,偶然的机会,在几个社交软件群组中发现,有人在交流制作抢票软件的方法。王某某和张某某得知李某某的抢票软件可以抢到北京某些高校和景区的参观预约门票后,便与李某某商量合作抢票并向外出售,从中牟利。
三人约定,只要李某某能提供抢票软件,便将抢到的每张门票倒卖金额的30%转给李某某。
“黄牛”发帖
专“钓”旅游从业人员
取得了抢票软件后,王某某等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发帖等方式吸引一批旅游从业人员。
通过“抢票软件”预订成功后,王张二人以每张热门景点门票或高校参观名额以80元至15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旅游从业人员。不到一个月时间,获利高达30余万元。
抢票软件自动抢票
一秒钟批量抢票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只需要在抢票软件中提前输入游客的身份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便可以实现快速批量抢票,成功率可达到百分之五六十。据办案检察官介绍,使用抢票软件可在一秒钟之内完成抢票流程。
恶意抢号扰乱秩序
13人团伙获刑
今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李某某等13人,6个月至4年6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