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司楠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工行杭州庆春路支行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小手拉大手,反诈与你‘童’行”的普及反诈知识宣传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以案说法,活动现场通过播放趣味动画的形式,展现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工行工作人员讲解了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在线教育学习、游戏娱乐当中,可能遇到的诈骗案例。同时,指导家长和未成年人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共同筑好反诈防线。
互联网时代,许多学生使用手机或电脑学习或玩游戏,也会遇到诈骗。比如,游戏皮肤“大陷阱”,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来骗取钱财,诱惑未成年人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或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不法分子会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
家长应怎样帮助孩子,规避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工行工作人员表示,一是要加强对子女使用手机的安全教育,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诉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二是要告诉孩子不要随意扫二维码,在上网课的过程中不要点击短信或聊天工具中的不明链接,不要发送付款二维码、支付密码、验证码等给任何人,不要将自己和家庭真实情况散布在网络上,不要打开陌生邮件、链接不明Wi-Fi,更不能随意向陌生银行卡转账。
做好防诈骗教育的同时,要适当告诉孩子一些网络诈骗的案例,提醒孩子一旦觉得网上的某些内容有问题或感到迷惑,要及时向家人或老师求助,提高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