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 来瑞安

2024-05-24

瑞安莘塍,各路龙舟来拜龙娘,围观观众众多,现场十分热闹。记者 夏阳 摄

瑞安西河头,绿龙据传是当年水军的传承,因此服饰上有个“勇”字。记者 夏阳 摄

扫码关注“什么是江南”视频号、抖音号

记者 徐慧兴 徐盈盈

打电话联系不上,吃饭喝茶都说没空,再次见面肤色黑了几度,如果你的温州朋友最近出现以上“症状”,那他很有可能去划龙舟了。

温州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中国龙舟之城。

杭州第19届亚运会龙舟项目比赛场地和训练场馆就是放在温州的龙舟运动中心。

端午将至,温州街上,粽子铺热气腾腾。大箬叶包的粽,粗棉线捆得扎实,一个足有一斤重,肉粽子里加鲜贝、虾仁儿、咸蛋黄,料足,口味也丰富。

“一个顶饱,划龙舟也不会饿。”街上,卖粽子的商贩说,端午节对温州人而言,有两件重要的事,一件是包粽子,另一件是赛龙舟。

有人会说,端午节,哪个地方不是粽子和龙舟?但温州人说,这里的龙舟和其他地方的龙舟不一样。

要问哪不一样?赛龙舟最狠的,就在温州的瑞安!

只不过瑞安人说这话时,自豪中常带着些许尴尬。

从勾践以“竞渡之戏”为名开始操练水军,这里的民间龙舟赛多少带着“带兵出征”的基因,再加上摊派、村居、宗族间的矛盾,赛龙舟成了斗龙舟,几乎是逢划必斗,逢斗必打,以至于从宋朝开始就不断被禁止。

就问你看见过有戴头盔赛龙舟的吗?

一位划龙舟的小哥笑着说,听说以前打架多,桨敲过来时,头盔护脑袋,就成风俗了。今年,瑞安民间龙舟赛重新开放,1000多艘龙舟报名,创造了历史,风俗是旧的,但人却是新人了。

5月20日到26日,瑞安一年一度的龙舟季已经到来,龙舟竞渡是这片土地上千年来的传统。

20日一早,我们赶到瑞安塘下镇的南山渎河塘西社区段,远远的,就听见热烈的锣声、鼓声以及人们的欢呼声。

河面上,一艘艘颜色各异的龙舟,在划手们的奋力划动下,如同离弦的箭矢,穿梭在河面之上,带起一朵朵浪花荡漾在水面,波浪尚未平静,龙舟已经划出很远。

“早上在这里开划的龙舟大约有70艘,还有一部分放在下午开划。”现场,塘西社区龙舟工作人员舒成国说,因为今年报上来的龙舟数量比较多,为安全起见,才进行分批开划。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端午节和高考时间重合,为了不影响孩子们高考,龙舟提前开划。

塘西龙舟队队长颜晓荣说,他们村的龙舟队员早晨5点半就已经集结完毕,“今年大约是有史以来瑞安龙舟活动最热闹的一年”。

这个时节,到瑞安的河边走一走,就会明白龙舟对温州人的意义所在。

“龙舟之城不是虚名。”温州自古以来就有龙舟竞渡的传统风俗,这一风俗至今已保留2000多年之久。

(下转B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