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柿书评

百年乡土中国的抒情诗章——读江子《回乡记》 书评人:张晓飞 文化创意工作者

2024-04-14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回乡记》,是作家江子聚焦于故乡赣江以西的血脉至亲与乡间邻里,书写悲喜交集的乡土现实。作者笔下最大年龄的人是生于1913年的祖父,写下的最小年龄的人是生于2009年的小侄子,时间跨度近百年。作者置身其间,诚实打量这片曾一门三进士、一门八尚书的著名科举乡土的变迁与发展。

这片土地曾喧嚣热闹,习武成风让整个村庄刚劲有力,热气腾腾,一代人的命运扎根于此。年少时孟浪虚浮、冷漠张狂的祖父因为植入了名叫武术的芯片,变得斯文喜人、轻声细语,对谁都笑脸相迎。大家都说,全村的祸害从了善,昔日的浪子回了头。他与田间毒蛇搏斗一战成名,成为人们尊敬的武者老座。他生育十一个子女,以杀猪为生,农忙之余去两百里外的吉安府贩卖土产,与因武术结交的江湖兄弟谈武论经、快意恩仇,一言九鼎、豪爽大气,备受尊敬。

武术是故乡魂的重要部分,是凡俗日常中最为隐秘、贵重、势大力沉的那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纷纷出走他乡,这片土地开始直面寒凉与颓圮,武术逐渐式微。

与此相随的还有乡村医生的渐渐消失。作者的外祖父就是一名乡村医生,他年轻时是个泼皮,不侍庄稼,喜欢赌博,爱和人舞刀弄棍,与不少人结下过梁子,十里方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后来他学了医,他在赣江以西的形象顿时变得好了起来。他去世的时候,前来送葬的人将原本宽敞的祠堂挤得水泄不通,完全是仁厚长者才配得上的礼遇。村中曾有医务人员六七人,这十分显赫的医疗配置,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医疗政策变化而衰退,终至迎来无医时代,诊所门上一把不大的锁,让所有的繁华都成了往事,接下来又迎来无商店时代和无农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离家的路上,告别风来闭户、雨来关窗,卧听风雨、闲看落花的生活,去陪读,去谋生。他们渐渐脱离了土地的供养,适应了县城生活,比如在报刊栏前读报,在公园奔跑,认真积累超市积分卡上的积分……一年又一年,离乡的人变成了习惯和热爱城市生活的人,他们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眷恋家乡,乡情越来越淡,终至无情。

时间改写了一切,日渐荒芜的故乡像一个衰老的母体,无法给她的子孙更多的营养,但作家也同时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返乡人——理发师三生因手艺和名气赢得了敬意与声望,他为人仗义,乐于助人,通过与县城官员的熟稔关系为许多人办成不少烦心事。后因沾染上赌博欠了债,不辞而别,一走了之。在离家十五年后,幡然醒悟,踏上归程,回乡赎罪。此外,刘时显跨越五百多年的血脉寻根,香港邓氏家族的义捐与反哺,无不让人感慨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守望如此坚韧,蕴含着与时空永恒对峙的巨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