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 严查将学科竞赛培训考级与招生挂钩

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启动

2024-04-12

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的公平公正,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关心的热点。

昨天,教育部发布通知,将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全面排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这是教育部首次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对全国义务教育招生作出全面系统的工作部署,将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和“公民同招”入学政策、规定、程序、办法,增强招生入学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透明度,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严肃查处各类跟招生入学挂钩、关联的收费行为,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

优化招生入学政策措施

要求各地全面排查本地区已有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措施内容,坚决纠正或废止不符合国家政策精神和要求的相关规定和做法。重点包括:

学校的划片招生范围是否科学合理,新建学校招生范围和新建小区对口学校划分工作机制是否完善,是否制定明确的民转公学校划片招生政策或过渡期政策;

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科研机构附属义务教育学校是否全面纳入属地招生管理、实行统一招生政策;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外语艺术体育类办学特色学校的特殊类型招生政策是否经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出台或审批、备案;

高层次人才等特殊群体子女教育优待政策是否有明确的实施依据、范围、要求和程序;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是否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电脑随机录取程序是否规范。

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要求各地对照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针对招生入学中的重点环节,对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全面排查,坚决纠正将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培训证书以及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参考或依据,以及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关联的“捐资助学款”“共建费”等违规行为。重点包括:

中小学——

是否将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文化课考试结果、培训证书以及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参考或依据;

是否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关联的“捐资助学款”“共建费”等;

是否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口头承诺或签订录取承诺书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

是否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测试面试等;

是否存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行为;

是否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以此名义“掐尖招生”。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是否违规跨区域招生,以借读、挂靠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并进行乱收费。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