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康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

葛秀英工作照

钱塘区华彩名府小区成片推进加装电梯
记者 岳雁
杭州市2023年度“最美加梯人”“最美加梯项目”评选结果出炉了。
帮居民牵头的热心人;积极参与政策宣传、矛盾调处、项目监督、宣传推广的加梯“帮帮团”;全心全意做好加梯意愿调查、政策宣传、听证调解等工作的社区……
来自杭州各区县市的86名个人、32个集体获评2023年度杭州市“最美加梯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加梯人的奔跑沟通,才有了上城区丁桥家苑等20个最美加梯项目,为居民创造更加便利舒适的生活。
当买米不再是负担
83岁的李奶奶笑了
住在和睦新村12幢35单元501室的李奉贞,2024年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她终于可以乘坐电梯下楼,自己去菜场买年货了。
83岁的李奉贞在和睦新村住了40多年,她喜欢溜达,但到了75岁后,她已经没有自己去菜场买过年货了。
2024年2月,她所在单元的加装电梯正式投入使用。电梯开通的第一天,李奶奶兴致勃勃地逛了一个小时的菜场。
她拎着一大堆年货坐上电梯回家:“终于不用再麻烦别人帮我背米上楼咯。”
和睦新村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杭州典型的老旧小区。“房子老旧,老产业工人集聚,老年人口占比36%。”和睦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呈介绍,截至今年2月,和睦新村符合电梯加装条件的120个单元中,已启动加装电梯60部,其中完成加装44部。
让加梯自下而上动起来
小区有了“最美加梯人”
周呈说,小区想要顺利加装电梯,“自上而下”推进真不如“自下而上”配合,“初期由社区上门做工作,老百姓有时会有顾虑,后来我们转变思路,社区负责搭建平台,让居民中的热心人去做群众工作,社区做好配合,效果反而更好。”
在和睦新村,这样的热心人,就是67岁的葛秀英。葛阿姨是和睦新村加装电梯推进工作中的“定海神针”。和睦新村的60部电梯中,至少40部都有她的汗水。因此,她也在大家的认可中,成为2023年度杭州的“最美加梯人”。
葛秀英右膝积水,需要长期治疗,这是促成她牵头安装和睦新村第一部加装电梯的原因。
“当时医生说,我不能爬楼梯了,要换电梯房。可这里都是老邻居,住惯了,真不想搬家。刚好看到杭州推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我立刻带着邻居们去杭州第一个加装电梯的小区实地探访。”在她担任30年楼道长的这个单元,大家心很齐,电梯加装几乎没遇到啥困难。2019年6月,葛秀英所在的单元就拥有了电梯。
有一就有二,葛秀英从此走上了小区加装电梯沟通志愿者的道路。
夏天,楼道酷热,葛秀英上上下下,一户一户跑,有时一天要换5件衣服。有的业主只有深夜在家,好不容易约到,老公就陪着她一起上门。
因为沟通不畅被气哭的时候经常有,葛秀英说,脆弱时也想过放弃,不过很快又想通了。
“我们和睦新村老年人特别多,没有电梯,很多老人出不了门,只能站在楼上看看外面的风景。如果老人们每天能出个门,散散步,聊聊天,说不定能多活好多年。”葛秀英感慨,“最让我欣慰的是,有位84岁的邻居奶奶,本来都交了订金去租别的小区低层的房子,因为加装电梯,终于可以回到自己家居住。这就是我在小区内奔跑的意义”。
各方志愿者成立加梯“帮帮团”
成为加装电梯工作推进“法宝”
和睦新村的加梯“帮帮团”最初有4员大将:葛阿姨是社区加装电梯第一人,对政策、流程格外熟悉,因此她负责政策解读;毛阿姨负责电梯试乘体验,打消邻居对噪声、采光、安全等顾虑;孙章才在社区调解矛盾纠纷有一手,负责召集协调会解决矛盾;陈海平是化纤厂退休的技术工匠,主要负责工程监督。
如今,这4员大将已经带动100多位热心居民投入到“加梯帮帮团”中。
和睦新村也因此形成了“党员带动群众,群众做群众工作”的“和睦加梯经验”。去年2月,社区一下子有12个单元签约加梯。
截至2023年底,杭州共有176个、总人数超1500人的加梯“帮帮团”,已参与调处加梯矛盾560余起,助推330多个加梯项目成功通过联审,累计召开加梯听证会250余场,助推200余处难点堵点项目成功加梯。
家住大关街道大关西四苑8幢的马建生,自2019年退休后,主动投入了小区加装电梯的工作中。
“看着老邻居上下爬楼梯挺累的,真的很需要电梯。”为了更好地和业主们沟通,老马组建微信群,潜移默化地传递加装电梯政策。只用了6个月,崭新的电梯就在老马家单元楼前竖了起来。
此外,老马还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签下了全国首个“15+2”加梯全生命周期综合养老保险,解决了未来17年加装电梯的后续维修保养和意外事故理赔等难题。
在拱墅区,像马建生这样的“加梯达人”还有很多,既有社区工作者、退休工人等热心人士,也有律师、加梯企业工作人员等专业人员。
加装电梯小区全覆盖
不少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
在2023年“最美加梯项目”中,不少小区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成片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余杭区华兴社区桃源小区就是一个例子。通过将加装电梯融入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一条龙化解难点堵点,推动加梯工作驶入“快车道”。
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迁改、统一施工”原则,联合旧改设计单位和电梯公司等,多方协同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在旧改中预留电梯井道,将“水、电、路、气、通信”等加梯基础设施建设一并考虑完善,不仅降低了加装电梯成本,也确保了旧改与加梯同步推进。
其中,加装电梯“样板”也发挥奇效。提前谋划并完成桃源小区20幢2单元样板梯建设,让居民看到加装效果并亲身体验,以点带面发挥试点效应,点燃周边单元的加梯热情。截至2023年12月,桃源小区已加装35部电梯。
西兴街道的滨康小区,是滨江区最早的老旧小区之一,为了更好地推进加装电梯工作,街道组建了由社区工作人员、楼道长、物业、党员、居民代表等不同领域人员组成的“滨康加梯帮帮团”,通过政策宣传、意愿协调,协助破解加梯过程中居民的各类矛盾纠纷。推动了64个多层单元的电梯顺利加装,实现加梯全覆盖,得到居民的一致认可。
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是紧贴百姓生活的关键小事,也是紧连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
2017年以来,杭州已连续8年将加装电梯列入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全市累计完工5758部,位于全国前列,让近7万户住户圆了“加梯梦”,幸福指数“节节高”。
今年,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再次被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明确要推进加装100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