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

鄞州的“吸鄞力法则”

2024-04-03

“奔甬而来 智鄞未来”第三届百所高校·百名博士后供需对接会

华仪宁创研发场景

博德高科智能制造

宁波南部新城

记者 程超

以人才“智高点”抢占发展“制高点”。日前,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公示,宁波新增21家,累计104家,总量连续7年居全国各城市第一。鄞州区则是全国首个“百冠之城”宁波的排头兵,累计拥有2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7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2800亿元,位居宁波市第一、浙江省第二。

当前,鄞州正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打造全国一流人才强区、创新强区为目标,以“产才融合”为引领,大力推动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以产业吸引人才汇聚,以人才赋能产业升级,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敢创敢试,向“新”而行,向“质”图强。

新质生产力背后的人才变量

质谱仪器是化学分析、成分检测最强大的工具,是高端制造的典型代表,大到国家安全,小到食品、药物、环境……60%以上的行业,都依赖质谱仪进行监测和检测。但过去四十年里,在质谱仪领域,我们一直处于落后,基本依赖进口。

为此,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世界华人顶级质谱专家李博士。李博士在专业领域有超30年的经验,他带领华仪宁创攻克三大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国际上第一台皮升级、自动化的质谱单细胞分析系统原理样机,产业化后将极大推动国家生命健康、精准医疗、肿瘤诊断等领域的发展,支撑“健康中国”国家重大战略。

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如今,鄞州引进的人才项目已在部分领域形成集聚,成了鄞州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在表面涂层领域,已落地云度新材料、云涂科技、浩渤涂覆、清科增材等多家人才企业,形成了细分行业的特色发展;在机器视觉领域,围绕消费电子、汽车、新能源等行业需求,集聚了新算科技、草船科技、惟景三维等一批高成长性人才企业。据了解,鄞州区目前各类人才企业中80%以上为鄞州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健康等新兴产业企业。

站在新起点、扛起新使命,下一步,鄞州将大力实施“领军人才”攀峰行动等,以创新人才之力,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人才宽度撑起产业厚度

根据鄞州公布的数据,全区现有就业人口108.97万人,其中人才资源总量43.84万,意味着5位劳动就业者中就有2位属于人才范畴。国家级人才数量同比增长56%,新引进青年硕博人才总量居宁波市第一,高技能人才突破10万,居宁波市第一。

在拓展人才资源“宽度”方面,鄞州区在省内率先推出一线实用人才评价标准,打破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评选标准,通过对技能、技术、工艺水平、产生效益等方面的评价,为现行人才目录难以界定的一线职工开辟“绿色通道”,给予高层次人才同等待遇保障。同时,鄞州充分赋予企业人才评价自主权,“大优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可直接举荐认定高层次人才。

不久前,第六批“鄞州金匠”和“鄞州银匠”揭晓,虽然只有初中文凭,宁波安纳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钳工戴光磊凭借精湛技能获评“鄞州金匠”,这是鄞州区首次有大专以下文凭的技工获此荣誉。在评选出的56名“金匠”和“银匠”中,7名只有初中、高中学历。

鄞州大力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推进人才梯度培育,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职工增技、企业增产、人才增收,助力区域高

质量发展,2023年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新增与总量均居宁波首位。高技能人才除享受省市级荣誉遴选机会外,还纳入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在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绿灯通行”。

接下来,鄞州还将充分发挥全省最大规模人力资源产业优势,一体实施“城市英才”扩面、“鄞育匠才”提质、“新农人”人才培育行动,全面培养一支有干劲、懂技术、善创新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支撑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才“吸鄞力”抢占发展新赛道

2017年前后,宁波云涂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钱旦决定将技术产业化时,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物理气相沉积涂层技术。6年多以来,钱旦依托母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技术支撑、人才支持,以及鄞州区的政策支持与引才补助,带领团队潜心研发前沿技术,突破了仅使用PVD涂层技术替代传统表面处理工艺的各项性能指标,更打破国外高端涂层技术垄断,实现了“万物皆可涂”,更在去年获得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

如果把人才比作是“种子”,那么,平台和企业就是“成长沃土”,政策和资金就是“源头活水”,环境和服务就是“生态雨露”,正是鄞州培育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吸引了以钱旦为代表的人才和团队。

为了更好地推动“产才融合”,鄞州不断推出重磅举措,坚持精准靶向引才。在平台和企业方面,鄞州成立了全省首个博士后人才高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宁波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拥有浙江创新中心、宁波院士中心等各类双创平台52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对新引进人才最高给予800万元安家补助,对人才创业团队最高资助2000万元,一个博士后从入站到出站留鄞可享受120万元生活补助,新引进大学生最高补助超50万元,近3年累计发放各类人才安居补助7.8亿元,近三年年均新引进大学生超过4万名,为各类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

同时,为了留住人才,鄞州重点打造“五优五遇”品牌,推出“医食住行娱”五方面服务,其中针对人才最为关注的安居问题,推出鄞州人才安居地图,构建“国际社区+专用房+保障房+公寓+驿站”五位一体保障体系,全面加强人才安居保障。

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鄞州坚决打赢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动仗。根据鄞州谋划出台的“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鄞州区将构建起以数字产业、高端装备两个千亿级产业为引领,以智能家电与现代家居、新型功能材料两个500亿级产业为骨干,以关键基础件、新能源等四个百亿级产业为支撑,以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为新增长极的产业集群结构,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