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 叶海平 记录 倪欢欢 记者 秦锋
我是位针灸医生,治疗疾病我用的就是一根小小的毫针。90%以上针灸医生都扎毫针,但是用起来效果不一样,原因可能在于针刺手法不同。针灸重点在于是否能用毫针激发起穴内经气,并调控经气的性质,驾驭经气传导方位。
针刺手法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的强项,我专门跟他学了两年,已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于临床。在治疗神经性耳鸣及各类痛症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67岁的潘阿姨患神经性耳鸣2年,她退休后就在家照顾孙女,一次接孙女放学回家后,她的两只耳朵出现了不舒服,有闷胀感,当时只当是太累了也没在意,不多久,她两只耳朵总能听到持续的“嗡嗡”声,时轻时重,特别是劳累和晚上的时候,这种声音会变得特别大,导致睡眠质量越来越差。医院诊断为神经性耳鸣,她吃了一段时间药,但效果不明显。
她是通过报纸找到我的,来的时候看上去面色苍白,精神不是很好,我看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弱,呈现的是气血亏虚的症状。
过度疲劳、不良情绪、噪声污染、药物副作用、疾病等都可以引起耳鸣,而从中医角度看,其病症的发生与肝、脾、肾、心等脏腑密切相关。而潘阿姨的问题是在脾。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气血亏虚。气血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气血亏虚就不能濡养耳窍,就会出现耳鸣的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我的治疗原则就是健脾益气,养血通窍。通过各种针刺手法,如循摄、盘法、搓法、飞法,根据江阿姨“酸、麻、重、胀”的不同感受做出不同的调整,激发起穴内经气,使经气传导至耳道内,疏通耳部经络气血,使耳窍得以濡养。
另外,潘阿姨睡眠不佳,颈椎也不好,后颈部酸胀疼痛,左手时常麻木,对于这些问题,我也顺带一起治了。
经过14次治疗后,潘阿姨的右耳好了,左耳好了大概七八成,晚上终于能安心入睡了,另外颈椎也好了不少,颈部胀痛、左手麻木的症状明显减轻。
我门诊中还有不少是疼痛患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腰痛、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落枕、肩周炎等痛症,针灸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55岁的李大姐反复腰痛伴右下肢麻痛5年,3个月前症状加重,不能长时间劳动,哪怕是从事家庭清洁工作,也不能长期弯腰和久坐。
我辨证后,认为她的证型是肾虚伴瘀血阻滞,需要补肾化瘀。一周两次针灸,十余次治疗后,李大姐腰部酸痛、右下肢麻痛的症状基本消失。
叶海平
国际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的亲传弟子,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耳鸣、便秘、胃胀、胃肠功能紊乱、头痛、三叉神经痛、眩晕症、各种颈腰椎、膝关节疾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调理。
坐诊时间
都市快报国医馆:每周三上午、周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