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性早熟、身高不达标、抽动症…… 这位态度可亲的女中医的诊室里,为什么总是挤满了小伢儿?

应静芝主任中医师: 守护孩子健康,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优势独到

2024-03-27

应静芝,主任中医师,1978-1983年就读于浙江中医学院,从医41年,曾担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儿科负责人,对治疗各类内科疾病和儿科疾病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治疗儿童发烧、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咳嗽哮喘、脾胃病、抽动症、性早熟、青春痘、荨麻疹、湿疹和过敏性紫癜等小儿疾病。 方回春堂专家门诊时间:每周日下午。

记者 张静

眼前这位面容慈祥,被小患者围住的女中医是方回春堂城西馆的应静芝主任中医师。

应静芝,198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41年,她医术精湛、态度可亲,是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愿找的儿科医生。

开春以来,应静芝门诊里的小患者明显增多,有的是诱发过敏性鼻炎的,有的是抵抗力弱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的是腺样体肥大导致夜间睡眠不佳的,有的是性早熟,还有的是去年经过应静芝的干预个子拔高,今年想继续追高的。

“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优势独到,且远期效果好。”应静芝说,趁春季治疗调理,助力孩子更好地生长。

12岁男孩过敏性鼻炎导致头晕

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12岁的小王一个月前感冒了,接着过敏性鼻炎也犯了,不止流清涕、鼻塞、咳嗽,头也晕晕乎乎,没法集中精力学习。

妈妈说,小王从小体质弱,动不动就感冒,5岁时被确诊为过敏性鼻炎。曾经几次,病情严重还引发了哮喘,鼻喷、雾化和挂盐水齐上阵了几天,才逐步好转。

听人说青春期前后孩子体质会逐步好转,但小王六年级了,还是常与纸巾为伴,晚上张嘴呼吸,身高也不太理想。这次感冒好了,鼻炎症状还是很明显,眼看着儿子就要小升初,妈妈很着急,经同学妈妈推荐,找到了应静芝。

应静芝仔细查看了小王鼻咽部和舌苔,结合拍片检查,孩子脾胃虚弱,还有鼻炎、腺样体肥大等,问题不少。

“春季气温升高,病毒、细菌和过敏性物质活跃。孩子本身是过敏体质,感冒时遇上过敏因素,过敏性鼻炎就容易复发。”应静芝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孩子抵抗力就差,纯中药治疗一是改善不适症状,二是治疗鼻子的慢性炎症,三是改善过敏体质、增强体质,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应静芝对症开了中药方。一周后复诊,小王的鼻炎症状改善不少。目前调理了一个月,小王妈妈请应静芝帮孩子追高。

“对于这种因为体质弱导致身高暂不理想的,通过中医药调理好体质,追高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应静芝表示。

7岁男孩张嘴呼吸,夜里憋气

2个月后腺样体缩小近30%,免去了手术

“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是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症状严重的孩子,鼻涕倒流至喉咙可引发咳嗽,同时反复刺激腺样体导致腺样体过度增生,出现睡眠呼吸不畅、打呼噜甚至呼吸暂停。”应静芝说,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药材为基础方,再加入疏风宣肺、通窍的中药,腺样体大多可以缩小。

7岁男孩阳阳,有着典型的腺样体面容。阳阳的过敏性鼻炎蛮严重,白天时不时清嗓子、咳嗽,晚上张口呼吸、打鼾,好几次因憋气从床上坐起。在耳鼻喉科,他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80%。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阳阳的症状改善并不明显,达到了手术指征。就在阳阳妈妈犹豫之时,有人推荐了应静芝。

仔细检查诊断,应静芝开了对症中药方,并耐心地告诉阳阳爸妈:“腺样体肥大是慢性病,调理过程相对会长一点,建议喝8周中药后复查腺样体。注意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冒,避免鼻炎发作,室内保持通风,适当加强运动增强体质。”

每周按时复诊,阳阳晚上打呼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2个月后复查,结果提示腺样体肥大约60%,比原来缩小了近30%,避免了手术。

三年级男生频繁眨眼、翻白眼

原来是患了小儿抽动症

“应主任,喝了一周中药,孩子频繁眨眼和耸鼻子明显少了,太感谢了。”小宣的爸妈松了口气。

小宣是个三年级男生,寒假期间,他莫名出现了频繁眨眼的现象。妈妈以为他用眼过度,限制了看电视和玩iPad的时间,但小宣的眼睛还是一刻不停地眨。开学后,小宣还出现了耸鼻和使劲翻白眼的症状。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他常被同学嘲笑。

通过网上查询,妈妈怀疑小宣得的是抽动症,打听后立刻把孩子带到了儿科专家应静芝的门诊。根据小宣面部肌肉抽搐频率和痉挛状态,应静芝诊断他患的是较严重的抽动症。

“西医认为,抽动症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频繁眨眼、耸鼻子、做鬼脸、摇头、耸肩、清嗓等现象,少数还控制不住地讲脏话,甚至打人。学龄期孩子发病率高,且男孩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孩。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和遗传、成长环境、心理和压力等因素相关。”应静芝说,“中医认为,抽动症患儿禀赋不足、肝失所养,肝风内动,筋脉不得濡润,就产生内风,从内而外引起一系列不受控制的抽风症状。”

应静芝配伍疏肝揉肝、养血、熄风止痉、健脾等中药材,并叮嘱小宣平时要少看电子产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受寒受凉,尽量不感冒;同时叮嘱小宣爸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对着孩子发脾气,以免孩子受刺激发病。

“中医药相对温和,在中医治疗的干预下,情况会逐步好起来的。症状消失后,我们再整体调理孩子体质,远期效果好。”应静芝表示。

7岁女孩乳房出现小硬块

把妈妈吓出一身冷汗

春季是生长发育黄金季,很多孩子性早熟或身高偏矮的家长都来找应静芝讨教长高“秘诀”。

7岁女孩小瑶上一年级,不久前,妈妈给她洗澡时摸到了孩子胸部的一个小硬块。从乳房发育到月经初潮,一般只需要2-3年,如果孩子提早发育,不仅影响终身高,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这把妈妈吓出一身冷汗。

经朋友推荐,妈妈把小瑶带到了应静芝主任的门诊。仔细问诊得知,小瑶平时顿顿大鱼大肉,而且特别爱吃零食和炸鸡。

应静芝表示,从中医角度看,生长发育归结于肾,肾气过早充盈,肾的阴阳失去平衡,就会提前发育,遂选用滋阴降火、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的中药方。

经过两周的干预,小瑶的乳腺硬块消失。

应静芝提醒,孩子性早熟,就眼前来讲影响身高,从长远来看,孩子提前进入成年人的状态,就意味着提前衰老,对健康不利。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性早熟迹象,越早干预效果越好。“中药干预的同时,家长的日常管理也很重要。一是注意健康饮食,生长期短、反季节的食物要少吃或不吃;二是避免让孩子接触一些谈情说爱的电影电视。”

8岁男孩挑食,个子比同龄人矮

通过中医药治疗,一年蹿高

8岁男孩嘉嘉一进应静芝的诊室,就亲切地喊着“应奶奶”。原来,他是跟了应静芝一年的小病人,去年因为挑食和身高偏矮被爸妈带来看诊。

嘉嘉从小挑食,还经常熬到10点半才睡,一直比同龄人矮小半个头。根据遗传身高计算公式,嘉嘉的遗传身高约1米7,本身不算高,到7周岁上了小学,他的身高只有1米20,父母开始着急。

骨龄片拍了,生长激素激发实验也做了,都没有太大的问题。爸妈慕名带他来到了应静芝的诊室。

应静芝见嘉嘉舌苔厚腻,还有口气,辨证脾胃虚弱,建议通过内服健脾的中药和外敷生长贴的治疗手段进行干预。

经过针对性的干预,嘉嘉口气消失,胃口也开了不少。今年3月,嘉嘉迎来了8周岁的生日,身高达到了1米27。虽然比身高平均值矮了3厘米,但对比自己的生长曲线,一年长高了7厘米,非常理想。

应静芝说,孩子的身高主要和遗传因素有关,先天遗传因素占70%,后天的30%可以通过睡眠、营养、运动等方面多努力,让孩子少生病、少用药,避免给孩子过多压力。医生、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在孩子的最终遗传身高基础上长高5厘米甚至是10厘米是很有可能的。

春季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方回春堂城西馆特别送出应静芝主任中医师20个专家义诊号,以及30个儿科春季生长贴首贴体验名额。

如果你家孩子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腺样体肥大、反复咳嗽、性早熟或身高偏矮等困扰,都可以拨打电话报名。

壶丹济世 方回春堂城西馆

2014年,方回春堂城西馆扬帆启航。十年间,方回春堂城西馆秉持“名中医、好药材”的立馆之本,服务150万人次;十年间,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不懈努力,中医大咖云集,年轻中医师茁壮成长;十年间,乘风破浪,稳步走向新的高点。

2024年,方回春堂城西馆十周年庆。未来十年,方兴未艾,城西馆将继续竭诚为市民的健康谋福祉,并诚邀全国志同道合的名中医和专家加入,共创中医药的灿烂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