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人:韩国勇
早上去菜场买菜,看见春蚕豆,一下就想起了妈妈!
妈妈是绍兴人,5岁的时候随外公外婆逃难来到杭州桐庐。
人就是这样,故土难离,故言难忘。妈妈始终保留着一口绍兴话,一提老家就是绍兴酒务桥。绍兴,至今我没有去过,早先我查过地图,绍兴的酒务桥就在绍兴人民路与红旗路交叉口,离鲁迅故居也不远。
解放后,生活安定了,妈妈好几次独自去绍兴寻亲,但变迁实在太大了,每一次她带回来的“讯息”只有一些茴香豆。
妈妈虽然生活在桐庐,但是很多地方还是保留着绍兴人的习惯。比如蚕豆,妈妈很喜欢吃被绍兴人称之为“罗汉豆”的蚕豆。
每年春天,她总会买来新鲜的春蚕豆,剥去外层的荚壳,加盐加水,在锅里煮一下,一碗美味的煮蚕豆就可以开吃了。她一个人可以吃一大碗蚕豆。她也经常会去买蚕豆,吃到蚕豆落市。
到了夏秋季节,妈妈还会用老干蚕豆泡发,剥去皮做汤吃。没有吃完的泡发了的蚕豆,就弄两个碗,一托一盖,捂蚕豆芽;数天后,待蚕豆芽顶出来后,也可以煮着吃了。
妈妈一端出来,我们一家人就像吃春蚕豆一样围在一起,美美地吃起来。妈妈边剥蚕豆边和我们说起她的爷爷奶奶和家乡酒务桥的旧景,还有她的外婆家——绍兴漓渚峡山毛家,以及她的舅舅舅妈们。对于妈妈来说,蚕豆已经不是美味,而是故乡的情感。
也因此,我学习或出差到杭州,常常要到采芝斋去买一点茴香豆给她老人家过一过绍兴瘾。
妈妈离开后,我也多次烧制蚕豆,却是世上再无“妈妈的味道”了,就像鲁迅先生写的“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清明节到了,新鲜的春蚕豆已上市了。妈妈,您一定要去买来吃哦,不要心疼钱!
还有,妈妈,酒务桥我要去感受一下的。想您,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