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基地活动区 瓶窑中学供图

记者 周辰璐 通讯员 潘一笑
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184所学校入选。位于杭州余杭区的瓶窑中学上榜,为杭州市唯一。
本次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荐,旨在通过基地试点,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案,形成可推广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开展。
杭州唯一,瓶窑中学厉害在哪?
1 600平米的机器人训练场地
瓶窑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浙江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学生在全国、省市级人工智能赛事中获奖31项,获得软件著作专利30余项。
科创教育结出硕果累累的背后,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余杭区教育局在学校设立余杭区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在这个总面积为3096平米的基地里,共有16间PBL课程教室、3D创客实验室、物化生创新实验室、传媒实训创新实验室,约600平米机器人和无人机训练场地,累计投资采购各类教学设备设施近1亿元。
2 学校里有好多机器人
“学校一直是余杭区信息技术课程的示范学校,师生在这方面的基础扎实,这也是能设立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先决条件。”瓶窑中学校长胡胜海说,“不光是在杭州市,在整个浙江省,学校的设施设备都是最好的,学校里机器人都是成堆成堆的,Walker机器人就有2台,总价4000多万元呢。”
除了2台Walker机器人,学校里还有3台Cruzr机器人、75台悟空教育版机器人、56台悟空集控版机器人、20台Ebot机器人、150台Yanshee机器人,另外还有各类科创教学套件2564套。
3 学生每个星期都要上科创通识课
去年,瓶窑中学正式成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借助高校力量,30余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创教师常驻瓶窑中学,围绕特色办学、教师教育研究、学科教学实践、专业引领、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在实际教学方面,瓶窑中学也很注重因材施教,会根据不同层级学生开设有梯度的科创课程。例如,侧重科创普及、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的科创通识课,培育创新拔尖人才的竞赛训练课等。
“科创通识课已经实现全校覆盖,每位学生每周都要上一课时。课程涵盖了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区块链技术等12项科技前沿领域。”胡胜海说,去年6月,学校还成立了科技特长立人班,“这个班的学生,则注重实施系统化的科技特长培养,每位学生都能接触使用各种AI工具,比如ChatGPT、无人机编程等。”
4 2000多平米的新科创中心楼即将投用
在瓶窑中学,学生们能接触到最前卫的人工智能技术。
“在ChatGPT火的时候,我们就立马引入了学校,让学生们能够第一时间体验。这两天最火的Sora,我们也早就开始关注到了,等官方开放公共使用后,也会立即引入。”胡胜海说。
今年5月,瓶窑中学还将投入使用一幢2000多平米的新科创中心楼。
接下来,瓶窑中学将借着入选国家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契机,加快打造围绕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体训、立人科创等一体化的全域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