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楼架空层起火,会烧到30多层?

南京起火小区亲历者向橙柿讲述逃生经过: “我是楼层里第一个发现起火的”

2024-02-25

起火位置在一楼架空层。从现场图片可以看到底层和中层都有烟冒出。

外墙有明火烧过的痕迹

事发小区 采访对象拍摄的视频截图

记者 董吕平 杨丽 朱振辉

2月23日凌晨4点左右,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目前死亡人数增至15人,另有44人在院接受治疗。

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亲历者向橙柿讲述逃生经过

昨天上午9点左右,记者联系到起火的这幢楼二单元的一高层住户,他是他所在楼层第一个发现起火的住户,将妻子孩子送到楼下后,和爸爸以及邻居一起帮忙灭火,之后安全撤离至楼下安全地带。

联系上对方时,他在当地部门安置的酒店休息,以下为对方自述(部分删减)——

目前小区起火的那幢楼,也就是我住的二单元封掉了。

事发时,我在睡觉,我爸住的位置离窗口很近,他的窗户刚好没有关死,先闻到有烟味,之后他就去找火源,他知道有烟味肯定就有火源,他在房间里找了一圈,以为是我们自己家起火了,或者有烟头,但找不到火源,他就敲我房门了。

之后我醒了,我们都没找到火源,又去客厅找了一圈,之后我一开大门,哇,一股烟往家里蹿,一下我就呛了鼻子。

我住在1×楼(业主不愿意透露具体楼层,确认住在10层以上),我们最先发现的是烟,并非火。

事发时,我和我老婆以及孩子都在家里,另外还有我爸也住在一起,当时我就让老婆带着孩子从楼梯跑下去,跑下去的时候用水浇湿全身,然后用湿毛巾捂住了鼻子,但我和我爸留在了1×楼,因为旁边邻居家起火了,我们得帮忙。

当时我是想着,我们住在同一层,共有8户,平时见面都还聊天,相互都认识,人家起火了,自然要帮忙扑火,当时我、我爸以及邻居三个人在灭火,过道里全是烟,邻居家已经烧起来了。

我们是那一楼层第一个发现起火的,之后我和我爸挨家挨户敲门,赶紧撤,那一层每户人家都有小孩,最小的才1岁,全都还在睡觉,还穿着裤衩呢,我们赶紧让他们捂住毛巾往下撤。

当时4点左右,天还是黑的,红红的火出来了,发现是邻居家烧起来的。

我的邻居来我家接水,他们家烧起来的是柜子,或者是写字台旁的衣柜,我爸说别用这个了,太慢了,而且起不了什么作用,把消防栓的水用起来,这个消防栓的问题,我就不具体说了。

至于有没有采光井,我也不方便说,除了你(记者),暂时还没有人来问过我们,有些情况不好讲。

我是搞装修的,我知道火源或方向如何走,你知道吗,我在1×层,为何会突然烧到旁边的30多层?因为有风啊,从10多层一下蹿到30多层,是两个位置都烧“通”了,就像“烟囱”一样,一有风向就“吸”进去了。

你知道吗,南侧外墙的水泥都掉下来了,冬天大部分人家还是关着窗户的,但外墙阳台玻璃被高温烘烤炸裂,火苗从阳台上“卷”进房间,所以你看到很多视频外墙是熏得漆黑的。

电梯是不能进去的,这个是最基础的消防知识了,电梯边的灯是亮着的,但我们肯定不会进电梯,肯定是走楼梯。

逃生的楼梯都是好的,楼梯里好多老人,有的抱小孩,有的抱猫狗,太多人了,大家都往下跑的时候,消防已经戴着呼吸器往上冲了,他们是真的冲,一层一层往上爬,不顾任何危险地往上冲,因为楼梯里毕竟也有烟了。

当晚,社区联系我们去住酒店了,现在家也暂时不能回。

我个人感觉,我们每个人懂一点点消防知识,可能会更好。比如说要捂住口鼻,比如说平时自己楼层的消防栓如何打开,有没有水,都要去看一看、查一查。

听到有人遇难,说实话,真的很难受,只能等官方具体调查,大家都要吸取教训。

火势从架空层蹿到了高层 30层以上的外墙有明火烧过的痕迹

记者还联系到事发的6幢楼另一住户。

对方告诉记者,自己是2019年搬进该小区的,事发时她和家人并不在小区住,之后社区也没有联系他们。

她说,小区烧起来后,很多有明火或被烟熏的一侧为南侧,这一侧主要是住户家中的卧室等,“小区楼下的架空层烧起来了,很多电动自行车都烧光了,估计有上百辆电动自行车,还有‘轰’的巨响声”。

据了解,该小区事发楼幢是居民安置房,有34层,共2个单元,其中二单元部分住户告诉橙柿互动,他们这一单元一梯有8户,住户密度较高。

从现场视频看到,除一楼架空层外,该幢楼一单元、二单元外墙30层以上至少有两块区域存有被火烧黑的痕迹。

视频中,事发楼幢架空层以及该幢楼低层住户有明火外,浓烟从低层蹿至高层,高层一住户家中也有明显火光。

之前南京广电《法治现场》栏目2022年4月曾报道,该小区2019年曾因为电动自行车发生过火灾,后来不少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架空层,也就是一楼单元门旁的廊道中,存在消防隐患,引发投诉和媒体关注。

电动自行车火灾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从近些年发生的高层火灾情况看,高楼一旦失火,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而且高楼结构复杂、人员密集,难以控制和逃离,往往后果非常严重。

2023年12月27日,上海市普陀区某小区发生火灾,一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内猛烈燃烧,导致楼道充满浓烟,人员被困,无法逃生。所幸消防员救援及时,无人员伤亡。经现场勘验及事故还原,起火原因为电动自行车蓄电池故障引发火灾。

2023年12月28日凌晨,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东辛店村某村民自建房发生火灾致4死5伤,经初步调查,火灾原因为电动自行车起火所致。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电动自行车火灾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

有人往上跑,有人往下跑

高层火灾哪种逃生办法好?

从此次火灾亲历者所述看,逃生时,住在底层的人往下逃,住在中层部分的人往下逃时被浓烟熏,又往上跑躲避。很多人在楼梯间被浓烟熏住。

专家建议说,高层住户逃生,跑出门、跑下楼并不一定是最佳逃生方法。

我们知道,起火时,浓烟里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烧物的灰分、颗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浓烟是火灾中最要人命的。

一般高层的住宅门密闭性都较好,如果发生火灾,距离起火点比较近,且是第一时间发现,那么赶紧跑出门、跑下楼逃生是合适的。如果住高层,底层起火,再往下跑,并不合适,距离越长,花的时间多,楼道内还有大量浓烟,其实并不安全。高层住户、离起火点远的住户,可以把门窗关好,躲在房间里等待救援。

住户在疏散时,逃生技巧也可以救命,嘴鼻要捂牢,身上要淋湿,带必要应急设备,例如手电筒、绳子等,通常在高楼火灾中,被困者因为吸入浓烟导致窒息情况时有发生。

下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