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裕
除夕夜,朋友圈里晒起了年夜饭。地域不同,年夜饭各有特点,鸡鸭鱼肉堆得满满当当,杭州朋友圈晒出的波士顿龙虾、阿拉斯加帝王蟹,豪横满满。
岱山衢山林老大也晒出了自家的年夜饭,一张大圆桌上,海鲜层层叠叠,不算冷菜,光热菜就是20多道,粉丝梭子蟹、红膏呛蟹、呛活皮虾、巴掌宽的大带鱼、白切墨鱼、大鲳鱼、海蜇、熏鱼、斤把重的玉秃鱼、鱼鳖烤肉、水白虾……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盘在大盘子里的清蒸沙鳗,毛估估就有两斤重。
“今年还是少个人,明年希望她能一起来吃饭。”林老大说,儿子今年对象还没找到,女朋友没有,孙子也没有。
这一大桌子菜,林老大的妻子下午2点就开始忙活,林老大在厨房打下手。晚上6点,一桌子人坐下,林老大、妻子、儿子,再加哥哥、妹妹和侄子,一共6个人。
红膏呛蟹是舟山人年夜饭的标配,有钱没钱,都要来一个。年底的梭子蟹膏满肉肥,价钱自是不小,毛两斤重的带鱼到了年底,更是超200元一斤,至于这条鲳鱼,大约一斤左右,曾经卖到了三四百元一斤。至于看上去很美的沙鳗,价钱反而要小一些了。如果是河鳗的话,价格又要翻个几番了。
林老大考考我,这桌菜哪个菜价格最高?
我看了半天,锁定了鲳鱼旁边一条不起眼的葱油鱼,“野生大黄鱼?”我有点迟疑地说。之所以迟疑,一是因为这条鱼的颜色不够金黄,二是因为野生大黄鱼是年夜饭的顶配,但是一般也不会用来葱油,而是用来做压轴菜。压轴大菜一般会以一碗羹汤上场,雪菜大黄鱼无疑就是明星之作。
“对!一斤二两的野生大黄鱼。”林老大笑笑说,雪菜大黄鱼吃多了,换个烧法,葱油也是一样的。
按照惯例,野生大黄鱼可是超过一千块一斤的,这道菜,真是低调。
这桌菜,在外人看来价格很高,但是对林老大来说,却是自家船上捕上来的鲜货,在最后一风渔船回来的时候,挑一些好的,放到冷柜里保存到年底。“船上的渔民也会带一些海鲜回家过年。”
他说,野生大黄鱼是前阵子船上捕获的,其他的都卖了,就留了这一条自家吃,“我拿塑料袋装满水,把大黄鱼放进去,整条鱼浸泡在里面直接冷冻。吃的时候,再花几十个小时自然解冻,这鱼跟捕上来的时候鲜度差别不大。”
虽说鲜度得到了保障,但是鱼鳞的颜色还是不可避免地会掉。“解冻的时间长,等冰都化掉,鱼的颜色也就掉了很多。”
这么多的菜,吃得完吗?可别倒掉浪费了。我提出了疑虑。
林老大哈哈大笑,他说,年夜饭,菜必须满桌子,桌子越满,来年光景越好。“这是我们舟山的乡风呀!”
他说,蔬菜吃个几顿就不能吃了,鱼的话是放越久越好吃,“过年天气冷,一顿吃不完,鱼汁都结冻了,鱼打冻了才是最好吃的,像带鱼的话,特意都要让它打冻,慢慢吃,不会馊,不浪费。”
林老大问我,年夜饭做了几个菜。我不好意地说,七八个菜够吃了。他又大笑起来,“来吃,来我家吃。”
朋友圈,晒年夜饭的人很多,定海、沈家门城里的朋友比较小资,一桌菜晒出来七八个,多的十来个。但是,海岛上的朋友圈就不一样了,一晒就是叠三层,层层叠叠不下二三十道菜。
在朱家尖上班的滕小姐回老家嵊泗菜园过年,她晒出了在外婆家吃的年夜饭,数了一下,大约20多道菜,叠了三层。
“我妈、舅妈、阿姨三个人一起做的菜,一共十个人吃饭。”她说。
从桌上看,红膏呛蟹是标配,然后就是蟹糊、呛虾、鱼鳖、鳓鱼、鲳鱼、带鱼等等,当然还少不了鸡鸭鱼肉。
要说年夜饭的丰盛程度,舟山海岛的年夜饭一定数得上。
舟山,当地人又细分成本岛和海岛。本岛就是舟山主岛,也就是定海和普陀的主城区,海岛则是分布在茫茫大海上的各个小岛,大多属于岱山和嵊泗。
30年前,舟山人把海岛上的人称为
下山人。下山人、岙里人、城里人,这就是曾经学校的鄙视链。不可否认,除非吵架,城里人和岙里人最喜欢海岛同学,因为他们出手大方,每周从家里回来,会分享很多晒干的海鲜,最受人欢迎的莫过于龙头烤,也就是虾潺干,最适宜当零食。
“自家捕来的,不值钱。”同学往往这么说,先不提这滋味远胜过菜场买到的,单论这数量,真是好几大袋,一寝室8个人放开肚皮吃还有剩余。
有一次,渔民姨父送来一大桶皮皮虾,桶是装修用剩下的材料桶,里面的皮皮虾装得满满的,毛估估就有十几斤,只只肥壮满膏。
那个下午,我趴在阳台上,皮皮虾壳从楼上飘飘扬扬落下,积在地面上厚厚一层。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悠闲的一个下午了。
好客,是海岛渔民自带的基因。
以前去渔民亲戚家过年,菜是亲戚中最丰盛的,除了大鱼就是大鱼,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来的海鲜。“捕上什么囤什么,就为了过年一顿菜。”亲戚说。
他的说法跟林老大的很一致,带着渔民对丰收的朴素愿望,“过年桌上菜越多,客来得越多,来年日子越是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