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新起点!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史馆开馆

来橙友圈发帖,本周五下午3点邀请10位橙友实地参观 现场送出价值500多元的养生筋膜枪

2024-01-08

记者 吴双 俞茜茜 通讯员 李煦

历经两年筹备和建设,1月5日,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史馆正式开馆。

市一医院作为杭州百姓的娘家医院,在去年迎来了百年院庆。市一医院院史馆的落成是为了纪念这百年来,市一医院前辈们勇于追求卓越、开创医学事业的光荣历程,以及漫长岁月中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医学理念的演变革新,更是为了见证前赴后继的“市一人”为“仁术济世”这一立院初心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冬日的早晨虽寒气袭人,但开幕式现场的嘉宾都因能见证这一富有历史性与纪念性的时刻而感到暖意融融。浙江省政府特约研究员、杭州市政府原副市长张建庭,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杭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方健国,党委委员、副主任崔威武,西湖大学党委书记董清源、党委副书记孙幼幼,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童向民,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副校长、西湖大学医学院院长、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董晨,一院五区领导班子成员,市卫健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媒体代表,患者代表,院史馆捐赠者代表等150余人参加活动。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童向民表示,2024年,是市一医院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开局之年,是成为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首要之年,更是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关键之年。走过一百年光辉岁月的市一医院,将以院史馆的开馆为标志,正式迈入全新的历史征程。希望院史馆成为传承“市一薪火”的文化阵地,成为传播“市一精神”的对外窗口,成为市一百年征程的里程碑和新起点。

这个孩子名叫“柿一”

他与市一有怎样的渊源?

开幕式活动上,有一个三岁小男孩,他是全场最特别的来宾。他和市一医院有怎样的故事呢?这说起来又是一段奇妙的缘分。

这个孩子名叫张柿一,和“市一”谐音。为什么要叫孩子“柿一”?孩子母亲张女士说:“当时孩子一生下来,就被送去保温箱,要写上名字。如果没有市一医护人员的抢救,我的孩子可能就不会来到这个世上了,我决定叫他‘柿一’。”

柿一的妈妈张女士是在42岁那年生下他的,这是她的第三个孩子。高龄产妇在妊娠过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张女士也没能幸免。她在孕20周时,总是特别嗜睡,一睡就是大半天,感觉怎么睡都睡不醒。后来去做了检查,发现血压非常高,上压飙到200多。“确实吓了一跳,没想到会出现妊高征。”张女士说。

妊高征是一种危害性巨大的综合征,首先会危害孕妇的微血管系统,病情严重甚至会诱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发生,肾脏、脑部也有很大的伤害。当时,张女士吃降压药吃到最大剂量,血压依旧控制不住。后来她去了好几家医院,都说分娩的风险太大,建议她终止妊娠。

可张女士舍不得放弃宝宝,在孕25周时,她去市一医院产科做检查,当时因为氧饱和度低、情况危急被转入ICU。在ICU住了没几天,有一天夜里突发大出血,值班医生赶紧将她转到急诊抢救,发现是妊高症造成的胎盘早剥,导致大出血。急诊医生们迅速地为张女士进行了紧急剖宫产术。就这样,生下来只有1斤2两的小柿一,在市一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保温箱中住了103天,才平安度过最危险的时刻,顺利出院。

如今,柿一已经3岁了,经过后期康复治疗,他现在已经追上正常年龄孩子的体能与智力,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一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生活。

市一院史馆开馆,张女士和小柿一也作为特邀嘉宾,来见证这一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医院还为柿一小朋友及家人颁发“市一荣誉家人”证书。张女士感激地说道,如果没有市一医院妇产科、ICU以及新生儿科的相互配合、精心照料,她和柿一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她非常感谢市一医院妇产科、ICU以及新生儿科每一个照顾过、帮助过她的医护人员。

20世纪80年代的英文打字机

见证着多年来的历史变迁

市一医院院史馆的陈列中,有无数之前使用传承下来的老物件,其中有一件就摆在院史馆的入口,长方形的机身,上面是26个英文字母键盘,充满着历史感,非常引人注目,不少现场来宾都围着它观看。原来,这就是20世纪70-80年代,市一医院图书馆使用的英文打字机。

“这台打字机,我印象太深了,我的盲打就是在这台机器上练起来的。” 市一医院老职工蒋萍萍说,她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市一图书馆工作的,算起来已经有30多年了。

蒋萍萍回想起当年使用打字机时的场景,打字机打起来其实需要很用力,还会伴随着清脆的“咔嗒咔嗒”声。当年,她在图书馆就是用这台打字机,做了所有图书的索引卡片,以及一些外文原版刊物的刊录。

早在20世纪,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图书馆就藏有数以万计的各类医学期刊、文献,其中还包含大量的外文原文刊物。历经30多年,现在这台打字机已经“退休”,光荣地“住”进了记载市一医院百年历史的院史馆。

蒋萍萍还提到,这30多年中,图书管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手工打字机到计算机再到数位管理系统的建立,文献馆藏也从原先单一的纸质版升级到越来越多的纸质版和电子版相结合。如今医生搜寻文献都能通过AI小助手,实现24小时随时找书。

百年市一

积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未来这里还将开设

“湖畔健康讲堂”

文化是一家医院的根与魂,在百年的岁月长河里,市一医院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院史馆的“镇馆之宝”,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史馆的馆志由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出版社原社长江吟先生润笔,全文共三百多字,以精简雅致的文辞,将市一医院立院为公、济世救民的初心与一个世纪的岁月演变悉数道来。

序厅里,陈列着数件老物件,如医院第一台打字机、护士手提灯等,生动呈现医院历史。

一代代市一人是医院历史最重要的缔造者,在本次院史馆建设过程中,先后有60余位老领导、老职工及其家属、社会各界友人向院史馆捐赠上千件影像、实物和文献资料,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物件不仅充实了市一院史馆的馆藏,更帮助医院重新找回了逝去的集体记忆。

古今交融,健康守护。院史馆不仅承载了悠悠历史,而且也搭建出了一方健康科普阵地。在院史馆的一角,医院打造了“湖畔演播室”,每周都会有专家来演播室录制健康科普视频。

百年名院惠及莘莘学子,与院史馆一路之隔的是杭州天长小学,这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名校也同样是老杭州人的记忆承载。每天下午4点是孝女路上繁忙的时刻,校门口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未来,我们将邀请等候的家长走进‘湖畔健康讲堂’,在等候之余听一段科普。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汲取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也许这样的传播力量很微小,但是我们觉得坚持下去一定是有意义的。”童向民书记说道。名院携手名校,推进健康宣教走深走实,是百年名院不变的初心。

1月12日(周五)下午3点

邀请10位橙友

参观市一医院院史馆

还能获得养生筋膜枪一份

(价值500多元)

快来橙友圈“健康快报”发帖报名

历经100年的风雨历程,市一医院院史馆中,蕴藏着许多珍贵的“市一记忆”。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物件, 见证着医院和杭州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你想到市一医院院史馆一探究竟吗?你想看一看里面珍藏着哪些“宝贝”吗?

1月12日(周五)下午3点,快报邀请10位橙友,实地参观市一医院院史馆,届时将有医院讲解员为大家详细讲解每件珍藏品背后的故事,参观者还能获得价值500多元的养生筋膜枪一份。

活动参与方式:扫码来橙友圈“健康快报”发帖,发帖时请带#市一院史馆#标签。发帖报名后,我们将选出10位橙友。

福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送出10个参观院史馆名额,参观后还可获得价值500多元的养生筋膜枪一份。

筋膜枪主要作用于缓解肌体疲劳、日常按摩。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枪头,高频次冲击身体目标部位来帮助肌肉软组织放松恢复,促进血液循环。

发帖截止时间:1月10日(周三)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