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一年做了420多台跟腱断裂手术 一半以上是打羽毛球打的

骨科医生眼中的“跟腱杀手”

2024-01-02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方序 斯骋 制图 高薇

“又是一个打羽毛球导致的跟腱断裂。”

上周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曹乐副主任医师的门诊中,又接诊了一例打羽毛球导致跟腱断裂的患者。这是一位42岁的中年男子,姓吴。当时才打了不到半小时就受伤了。

2022年11月到2023年11月,浙二骨科大约做了420多台跟腱断裂手术,其中一半以上是打羽毛球导致的,以男性居多,年龄集中在35岁-45岁的中青年。

羽毛球运动在杭州越来越热的背后,医生接诊的运动损伤病例也正越来越多。

刚入门羽毛球爱好者 急性损伤发生率是经常打球者的3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运动医学沈炜亮主任医师说,其实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羽毛球运动的损伤发生率是相对较低的,排在足球、篮球、排球、长跑和自行车之后。

之所以门诊中羽毛球运动损伤病例数增加了,主要还是打球人群的快速庞大。

有研究显示,所有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人群受伤的风险为0.85次/年,精英运动员每参加1000小时训练/比赛平均会有1.6-5次受伤发生。

年龄、技术水平、参加训练及比赛的时长和级别等因素,都与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相关。

尽管不同研究纳入的人群不同,但羽毛球运动下肢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占所有羽毛球运动损伤的58%-83%,上肢占11%-32%,背部损伤占1%-16%。

沈炜亮主任医师说,不同年龄段的羽毛球爱好者往往发生运动伤害的表现也有所不同。30-40岁的羽毛球爱好者因为运动强度大,容易对膝关节产生撞击,造成前交叉韧带、半月板的损伤。而50岁以上的羽毛球爱好者,容易出现更多肩部疾病,如肩峰撞击、肩袖损伤。

杀球动作最容易导致肩袖损伤

研究显示,在羽毛球运动员中,肩关节是最常见的上肢损伤部位之一,其中最常见的诊断是肩袖损伤,可占所有肩关节损伤的48.4%。

羽毛球杀球产生的速度是所有球类运动中最快的。2013年,马来西亚男双选手陈文宏曾在实验室测试中完成493公里/小时的杀球,比现在高铁350公里/小时的速度还要快。在这样的运动负荷下,只要一个环节没做好,很容易造成压力性损伤。

肩关节在杀球这个挥鞭一样的动作中,起到连接躯干和上肢的作用。因此,羽毛球运动对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

“我们的肩关节周围存在名为肩袖的动力稳定结构,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块肌肉组成,它们的腱性部分像袖套一样包绕肱骨,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力,使得肩关节在各方向大幅度且快速的运动中仍然稳定可控。”

浙大二院骨科运动医学亚专科钟雨婷医生介绍,羽毛球新手容易因为击球动作不规范而受伤,而对于羽毛球爱好者、专业运动员来说,训练和比赛不断重复的上肢过顶击球和反手击球等动作,也可能会导致肩关节肌肉疲劳以及力量不平衡,从而出现损伤。

“反手击球时外展后伸肩关节,以及正手击球时反复外旋肩关节准备击球和快速内旋肩关节击球的动作,会导致肩袖肌群的疲劳和失衡,如果运动负荷总是大于肩袖肌肉的能力,可能会过度牵拉肌腱导致肌腱炎或肌腱病。”

另一方面,肩胛骨周围肌肉(如斜方肌、前锯肌等)的失衡可导致肩胛骨位置异常、活动度下降,从而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被反复撞击的肩袖肌腱会产生炎症、退变,引起肩痛、活动障碍等症状。

起跳扣杀最容易导致跟腱断裂 骨科医生眼中当之无愧的“跟腱杀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曹乐副主任医师说,上周三他接诊的吴先生当时在家人的搀扶下踉跄着进来。一问,吴先生平时工作蛮忙,周末难得有空,约了球友一起打羽毛球。没想到,才打了不到半小时,为了接一个高球,吴先生瞬间起跳挥拍,突然左脚后跟一阵痛,像是被人在后面打了一棒,回头一看,身后明明空无一人。

落地的瞬间,吴先生的左脚使不上劲了,感觉脚下高低不平,踩在地面上软绵绵的,细看了一下地面,是平的啊。

当时脚疼得并不是特别厉害,还以为只是扭伤脚踝了,在球友的搀扶下到了休息区,后来他还能自己开车回家。

当天晚上,吴先生在脚踝上擦了点消肿的药膏,以为歇一歇就没事了。没想到第二天起来,左脚踝疼痛越来越严重,被家人送到了医院。拍片检查后发现,是左脚跟腱断了,需要做手术。

跟腱位于脚跟的跟骨结节,长约15厘米,是连接脚、小腿及大腿等关节的一个很重要的肌腱组织,也是全身最粗壮结实的腱组织,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着这条强有力的肌腱。

跟腱断裂后,多数人会有断裂感,能听到“叭”的一声脆响,紧接着跟腱处就会感到疼痛,在医学上,这叫做“棒击感”。

曹乐副主任医师介绍,羽毛球运动中,起跳扣杀这个动作最容易导致跟腱断裂。跟腱断裂临床上碰到的患者,多半还是运动方式不当和基础训练少有关系。

“我们观察发现,羽毛球运动导致跟腱受伤的几率最高。在我们骨科医生眼中,羽毛球运动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跟腱杀手’。”

平时不运动

一到周末连续打两三个小时

这些人最容易跟腱断裂

有人纳闷,相比足球、篮球,羽毛球应该算是比较“温和”的运动,为什么跟腱断裂的比例却是最高的?

其实,足球、篮球还是有门槛的,要求参与者有一定的运动基础,而羽毛球运动属于老少皆宜的项目,买个球拍就能上手,门槛低,又有社交属性,很受市民的欢迎。但正因如此,很多没有运动基础的新手,往往在运动前没有任何准备,忽略了热身环节,就非常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还有很多人,平时不运动,一到周末有空了就拼命运动,连续打两三个小时的羽毛球,这就叫过犹不及。没有循序渐进,也会增加跟腱断裂的风险,因为你的身体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样突如其来的重任。

跟腱受伤了感觉疼痛,要及时就诊

不要因为不影响走路忽视了

“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位患者,三四个月前打羽毛球时右脚受伤,但还能勉强走路,就一直没有去医院看。结果几个月一直不好,这才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跟腱断裂。”

曹乐提醒,由于还有踝关节部位的其他肌腱来帮助走路,有的人跟腱断裂后,可能并不影响走路,甚至还可以开车,就忽视了及时就诊,跟腱自己就有可能在不正确的位置长上了。但这样很可能造成陈旧性跟腱断裂,时间长了,会影响腿和脚的功能。

“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位患者,三四个月前打羽毛球时右脚受伤,但还能勉强走路,就一直没有去医院看。结果几个月一直不好,这才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跟腱断裂。所以,如果跟腱处受伤了感觉疼痛,要马上去医院及时就诊。”

欢迎加入“骨科-浙医在线交流群”

扫码添加浙医在线小助手9号(kbzyzx09),备注“骨科”,小助手会邀请你入群。我们会不定期邀请专家进群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