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记者周末实践活动展示

2023-12-16

本版主持 钱慧

江洋畈生态公园

杭州市滨和小学四(3)班 来锦城

今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万里无云,太阳公公照耀着大地,我们来到江洋畈生态公园。听说这里有许多奇花异草,是不是很好奇?那就跟随着我一起走进公园吧!

首先,我们看到了一棵树,它金黄金黄的叶子上面有数十颗拥有白色羽毛的“赤果”,我把它抛到空中,一件神奇的事发生了,只见“赤果”上的白色羽毛竟然飞了起来,就像一位正在翩翩起舞的仙子;而这结赤果的叶子就是——鸡爪槭。

这时,我看见了“紫珠”,这是一种如紫色珠子的植物,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耀眼,就如同镶嵌在皇宫里璀璨的紫宝石,简直可以跟价值连城的蓝宝石媲美!一转身,不经意间我又看见了铜钱草。这是一种碧绿色的,如铜钱的草,这里竟有这么多,一眼望过去,绿色的小精灵铜钱草数不胜数。从远处看,就如同绿色的海洋,无边无际。

走啊,走啊……“哇!”我惊喜地叫了出来,朝前望去,是什么吸引了我的眼球呢?它是一种动物——白鹭,它披着雪白的“羊绒大衣”,脚爪稳稳地站在木桩上,最吸引我的还是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一切。

接着,我们走上了木栈道,栈道下面是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时不时还从水里跃出几条小金鱼,小溪正唱着歌儿:“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哈哈!猜猜我又看到了什么?当然是莎草啦!莎草是一种尖部长得像稻穗一样的草。你瞧!芦苇交错着,看起来像一架架风车。“咦!这不是蒲公英吗?”我又叫了起来,蒲公英想必大家都认识,所以我也不加以介绍了。眼前是一大片蒲公英,它们戴着“白色绒毛帽”,风一吹,那些绒毛就打着“白伞”随风而去,“好美啊!”我感叹道。

夕阳下,我们走出了生态公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儿,微风吹过,抚摸着我的脸,夕阳照耀着我们离开的背影。

小小摆摊人

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五(4)班 潘泯谕

上周六,拥有“商业头脑”的我参加了爱写作的狮子组织的爱心公益活动。

我准备了盲袋、玩偶和一些小玩具等。现场我还未布置完,就取得“开门红”,卖掉了两本手翻书,得一元!后来还有小朋友和我合作摆摊,生意红红火火,老师还说我们是今天卖得最好的店铺了!我在义卖的时候发现,盲袋卖得最多,原本有40个左右的盲袋,仅仅过了一会儿,就卖得只剩十几个了。我这个“店长”还为店铺设计了很多广告,比如“买一送一”“假一赔十”的口号,招来好多客人。

另外,小玩具也大受孩子们的喜爱,再经过我的推荐,小朋友们立马吵着要买。我们还就近采访了别的摊主,这样既锻炼了我们大胆表达的能力,也体会到了各个职业的辛苦。

最后,我们把义卖赚得的400多元钱都捐给了山区的小朋友,为他们的“图书角”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这个活动举办得非常有意义,我还体验了当一天老板的乐趣,太开心啦!

西湖大学研学之旅

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钱江新城实验小学五(4)班 王子松

今天的西湖大学研学活动,让我接受了一次科学洗礼!

我不仅参观了校园,还了解了它的由来和办校理念。它是一所创新活力的学校,尤其在国内生物科学研究领域数一数二。学校的导师阵容十分强大,很多是海外归来的著名科学家,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有一席之地。

在学长志愿者带领下,我深入了解了很多关于宇宙、力学、超导体的科学知识,体验了很多神奇又充满科技感的小游戏……大家都特别开心!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湖心讲堂”公开课上三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武向平老师是天体物理学家,在讲解宇宙奥秘中揭示了科学的最终道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存在终极理论;孙周兴老师是哲学家,他从人类科技化的现象中展现人类未来;施一公老师是生物学家,也是西湖大学校长,他知识渊博、儒雅睿智,通过小故事和比喻,让本来晦涩难懂的知识很容易就能听得懂。几位老师面对现场观众一个比一个烧脑的问题,从容不迫,用科学和专业的角度解开问题背后的奥秘,让我心生敬佩赞叹不已!

这次西湖大学之旅,为我埋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希望以后我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相信小的力量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濮家校区)五(3)班 蔡致媛

今天,我参加了一场特别的活动,是都市快报举办的“接力亚残运 爱的体验周”主题融合活动。我们走进“弯湾”托管中心,体验康养优享的氛围,参与特色体验活动,成为“融合公益体验官”,见证残障人士在全生命周期的成长支持体系和向阳而生的能量。

你知道吗?有这样一群孩子,你是否以往默默地关注过他们,他们有手有脚,却无法拥有很好的协调能力;他们天真善良,却一向被众人投以鄙弃的目光;他们渴望被人关注,却常不能直截了当地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就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那个团体——心智障碍儿童。

黑暗后只有无尽的黑暗,永远没有阳光,也许只有梦才能够治愈他们吧。直到有一天,萤火虫来到了这个地方,它让这儿有了光明,让“小蜗牛”们看见了彼此的脸庞,它们来到了弯湾这个地方,让黑暗中的天使看到了生活的方向。

2009年,“徐妈妈”成立了弯湾托管中心,为这群渴望正常生活的孩子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活天地。当时因为她的儿子18个月的时候一次意外,从植物人状态抢救回来后,成了一名多重障碍的孩子。而她也知道,社会接纳这些特殊孩子的空间很有限,所以要为这些特殊孩子搭建一个躲避“风雨”的“港湾”。

2014年到2016年,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弯湾逐渐发展出了小书屋、小超市和洗车行,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生活应该就是最好的偏方了吧!

弯湾为什么叫弯湾呢?徐妈妈习惯用“弯”来称呼这群孩子。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升地三郎有两个重度残障孩子,他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小就小了,弯就弯了》。徐妈妈受此启发,用一个“弯”字代表这个群体的孩子。

走进弯湾托管中心,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一幅画了。上面有许多只蜗牛,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慢慢地爬着。爬着爬着就长出了翅膀,缓缓地飞上了天空。这上面的蜗牛,是这里的一位“心青年”和他的妈妈一起画的,画完蜗牛后,他又在每个蜗牛壳上加了一个像爱心一样的翅膀。当他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画时,他说大家对我们的爱心,就像为我们插上了一对翅膀,让我们这些“小蜗牛”可以飞得更快更高!听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他们虽然“小了弯了”,但是没有放弃自己,他们的家人没有放弃,社会也没有放弃他们!他们虽然不够完美,不够挺拔,但他们也是生活的参与者,是积极的奋斗者!我们要帮助他们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自尊和自信!帮他们展现他们的力量!

请相信小的力量!

浙里天文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采荷校区)

三(5)班 方盛骁

周六晚上,我有幸参加“浙里天文”的讲座。冬日的夜晚,室外寒风呼啸,而会场内却热火朝天。

这次的主讲人齐锐老师是北京天文馆的副馆长,他一上场掌声雷鸣。齐老师告诉我们现在所见的倒计时“北京时间”,它实际上不是来自北京,而是由陕西天文播报台所观测到的时间。我顿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偏偏是陕西。齐老师马上为我们揭开了谜底:陕西是我们中国的中央。说着说着,齐老师讲到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这故事我之前听过一点点,和老师讲的有点不一样。哦,原来夸父是一名天文学家,他跋山涉水追逐的并不是太阳,而是太阳的影子。他也不是被渴死的,是被累死的。这个说法真是新鲜。

大伙儿听得别提有多入神了,时间已经到了晚上9点,现场的人都舍不得走。

哦!原来天文学那么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