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团锦簇》 杭州市行知小学四(5)班 张穆清
本版主持 张娜
游绍兴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五(3)班 宋真希
我见过鸟语花香的西湖,也见过白雪皑皑的东北,还见过人山人海的天安门,我却没有见过像绍兴这样诗情画意的地方。
绍兴的美在于古色古香的自然美。那青石板的小径,在白墙黑瓦的房屋中穿行,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幽静。坐在乌篷船上在小河里漫游,旁边的两只大白鹅在嬉戏般你追我赶,时有一丝丝清风吹到身上,真叫人心旷神怡!
绍兴的美还在于文化荟萃的人文美。我们跟随着小径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不知不觉便来到了鲁迅故居。似曾相识的百草园映入我的眼帘,正如鲁迅所说:在百草园里,清凉和蔼的春光洒在了所有花儿上,仿佛大自然的欢乐洒满了整个园子。漫步在百草园里,看着眼前不断展现的一切,仿佛看到了孩提时代的鲁迅在井栏上跳上跳下的情景,此时我也不由自主地学着蹦跳了起来。呵!真好玩儿!离开了百草园,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看到了鲁迅桌上刻着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还有个故事:有一次鲁迅迟到了,他深感愧疚。于是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并暗暗发誓今后一定不再迟到。鲁迅这种严于律己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绍兴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构成了绍兴的特色美,看到这里,你是否想去看看呢?
指导老师余霞琴:
本文的小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将绍兴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在描写自然美时,小作者抓住了小径、白墙黑瓦的房屋、乌篷船等代表性的景物将绍兴古色古香的江南美描绘出来。与此同时小作者重点介绍了鲁迅故居,将绍兴的人文美也自然地传达出来,让读者不由得想去这么诗情画意的绍兴走一走。
有趣的科学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二(7)班 陈岂乐
今天我和我的好友小颂一起玩了个超有趣的科学实验,我们用放大镜捕捉了阳光,还试图用阳光点燃落叶。
我们先小心翼翼地准备好放大镜和一片比我脸还大的落叶。接着,将放大镜稳稳地拿住,让耀眼的阳光照射到它身上。这时,我们惊喜地发现,树叶上竟然出现了一些扇形的光线,它们闪闪烁烁,仿佛是来自天上的魔法。我轻轻地调整放大镜的角度,上下挪动,树叶上的光线形状开始发生奇妙的改变,从扇形变成了圆形。我们瞪大眼睛,兴奋地观察着这个美妙的变化。
然而,尽管光线形状变化了,树叶却始终没有燃烧起来。我们并不气馁,决定再次尝试。这次,我们把放大镜举得更高,让光线聚焦成一个明亮的光点,然后把树叶放在光点的位置。我们耐心地等着。突然间,树叶开始冒出轻烟,然后出现了一个小洞,小洞的面积慢慢变大,洞的周围都是烧焦的痕迹。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我们欢呼雀跃,心情如同燃烧的火焰一样炽热。
在实验的间隙,小颂发现了一只小害虫。我们立刻想到,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借助阳光的力量来消灭它呢?于是,我们再次聚焦阳光,将光点对准小害虫。瞬间,小害虫在阳光的猛烈照射下慢慢蜷缩,变得奄奄一息,最终一命呜呼。
这个实验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的强大与奇妙。它让我们领略到了自然现象背后的奥秘,也激发了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用放大镜点燃东西,还收获了无比的快乐和成就感。
科学实验真是太神奇了!
指导老师蔡瑞弘:
实验过程清楚且富有童趣。实验开始时的惊喜,实验第一次失败时的小失落,不气馁继续实验并成功后的雀跃,孩子的内心世界随实验过程而变化,细腻而真挚。消灭害虫的小插曲更是有趣。
二十年后的家乡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五(2)班 何家乐
我乘坐时光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随着“嘀”的一声,我稳稳地着落在一条小路上,仿佛还是昨天,路边蹲着一个小男孩在玩泥巴,记忆中的泥巴小路已经变成了宽阔平整的太阳能光纤大道。我边走边张望,发现路边的参天大树旁总围着几个“小圆球”。我凑近一看,“小圆球”们正井然有序地给行道树注射“营养液”呢。
走着走着,我就遇到了我的老同学,他迫不及待地向我展示家乡的变化。广场上汽车、飞机满天飞,行人悠闲地走来走去,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因为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存在,‘堵车’现象几乎不存在。”老同学有点洋洋得意地和我介绍着。看,就是它,老同学指着远处的“小圆球”,兴奋地说个不停;“天上飞的,地上走的,都由我们的‘万能四号’来指挥,它是AI学家创造的多功能机器人,什么都会,只要你发出指令,它无所不能……”原来科技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让一切变得如此美好和高效,我心想。
紧接着,我跟着他去了学校参观。天哪,以前咯吱作响的小铁门竟然变成了电子水晶大门,科幻又气派。我走进校园,地上一尘不染,左右都栽上了竹子、桃树、桂花树等花草树木,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令人陶醉其中。都有什么课呢?我打量着眼前的课表,它设计得更加科学了,课堂内容、难易等级都是“小圆球”根据每个人的智力、身体素质、体检报告等量身定制的。另外,每人有两门自选课程,保证学生的兴趣特长,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
由于时光机时间限制原因,我穿越了回来,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二十年后的家乡发展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
指导老师高雪:
这篇作文通过时光机这一概念,展现了对未来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想象,是非常具有创意和前瞻性的写作。作为读者,我被作者对未来家乡的描述所吸引,特别是那些“小圆球”机器人和个性化的教育系统,它们不仅映射了作者对科技进步的期待,还体现了对教育个性化的深刻理解。作文充满了创新和希望,希望你继续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你将能够帮助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走进亚运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四(1)班 李逸思
盼望着,盼望着,各国的运动健儿来了,亚运会的脚步近了。盼望着,盼望着,桂花挂满枝头,满城飘香。我们翘首以盼,终于迎来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
开赛了,每个赛场都人山人海,座无虚席。有拉着行李箱远道而来的游客;有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这偌大的体育馆顿时成了四方来客欢聚一堂的地点。我和爸爸萌生了一个念头:当亚运会志愿者!
9月29日,我和爸爸早早地来到亚运公园。但是因为我年龄还太小,不适合当赛场志愿者,只能爸爸替我完成这个心愿。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但看到爸爸站在体育馆外为游客们指路、分发观众手册,我的心里就不由得升起一股小小的自豪之情。仿佛我也是一个小小志愿者,为亚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9月30日,我终于和亚运手拉手,零距离相会啦!比赛前,我得到了一个小宸宸钥匙扣作为纪念品,深蓝色的宸宸手握羽毛球拍,动作惟妙惟肖,真是可爱极了。坐在“杭州伞”下,感受着“油纸伞”给我们带来的清凉,回想着这几天在路边听到的呐喊声,我的心异常激动。
中国香港vs新加坡曲棍球比赛开始后,主持人在台上激情解说着现在场上的赛况,现场的加油声,就像钱塘江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运动员们奋力地奔跑着,小白球就像被魔法附身一样穿梭在不同的球员手里,守门员也全力守护着身后的球门,互不相让。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苦战,新加坡队最终以1∶0战胜了中国香港队。观众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座位,也带走了身边的垃圾,时刻不忘做一个文明的亚运人。
这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盛会呀,比赛的赛况也令无数人为之心潮澎湃,让我们一起走进亚运,观看青春与活力的精彩演绎吧!
指导老师付珍贞:
本文中充满了激动和热情,体现了小作者对杭州亚运会的向往和期待,以及成为志愿者的渴望。本文细节丰富,引人入胜。“深蓝色的宸宸手握羽毛球拍,动作惟妙惟肖,真是可爱极了。”让人仿佛能看见那个可爱的宸宸钥匙扣。